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1年以来,怀远县扎实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累计完成161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治理面积超140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坚持摸实情、听民意。由于农村黑臭水体数量多、分布广,涉及全县18个乡镇和1个街道,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县情、民意出发,高度关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落实情况,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多次到黑臭水体一线开展调研,并深入到治理难度较大的黑臭水体现场,与镇村群众进行研讨会商,围绕水体治理范围、目标,因地制宜提出治理措施和技术路径,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水体治理措施更加精准、可行。
坚持出实招、解民忧。组织制定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推动任务落实,2024年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专题调度农村黑臭水体10余次,现场督导30余次。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2023年以来累计争取环保专项资金2.35亿元。按季度开展水质监测和销号验收工作,确保每一条水体现场核实全覆盖。强化水体日常管护,每季度对已完成治理的水体进行“回头看”,及时跟踪水质情况,防止黑臭反弹。
坚持以实效、暖民心。对于治理后的水体,鼓励乡镇街道“以用促治,长治久清”。其中荆山镇沈郢村、河溜镇劳庙村等7条已完成治理的水体,乡镇将水体承包给村民用于养殖,曾经的黑臭水体变身成为村民致富鱼塘,该工作成效被省、市媒体专题报道,被《中国环境报》刊发,群众成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坚持边治理边总结,2024年累计在国家、省、市各大媒体平台宣传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信息30篇,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