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怀远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将综合治理农村高额彩礼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小事”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和宣传引导,推动婚俗新风进千家入万户,化风成俗,成效显著。
近日,在怀远县常坟镇常坟村,一户零彩礼家庭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张婧和未婚夫正在影楼里忙着婚纱照的拍摄,身着礼服的他们在夕阳的余晖中摆着造型,幸福的笑容与如画的淮河风景相得益彰。张婧夫妇在七年前经人介绍相识相恋,并计划于今年十月结婚,两人已经商定结婚时不要彩礼。
怀远县常坟镇常坟村零彩礼户张婧说道:“我们是在七年前经人介绍相识的,一路走来最难能可贵的是彼此的真诚和包容。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彩礼不应该成为衡量爱情的筹码。我们希望用实际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风,让婚姻回归本质。”
怀远县常坟镇常坟村村民常凤兰说道:“现在县里都在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高额彩礼。婧婧和小吴这么做,不仅减轻了双方家庭的负担,也让婚姻更纯粹。希望以后我们村的年轻人也能像他们一样,用实际行动支持婚俗新风。”
在怀远县万福镇刘楼村,经过村民们集体商议后,村里修建了文化大礼堂。大礼堂内窗明几净,有舞台、音响、厨房、桌椅化妆间等设施,吊顶上装饰着红色的彩花,墙面上还悬挂着倡导婚俗新风的标语。文化大礼堂的门外是一片开阔的操场,附近很多村民都在这里举办婚礼。
怀远县万福镇刘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文涛告诉记者:“我村文化大礼堂建成两年多,为村里老百姓办事提供了方便的场所。两年多以来,我们村有六七十家在这里办事,主要办的都是喜事,限制500块钱一桌,这样对我们村里的移风易俗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杜绝了铺张浪费。农村家门口地点少,大家停车不方便,我们大广场可以停几百辆车,还有公共厕所,给大家提供便利,也对我们村移风易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怀远县魏庄镇胡郢村婚俗小院,前来参观的青年人络绎不绝。小院内设立有婚俗文化宣传栏,院内摆放带有移风易俗文字的石椅石凳、宣传石刻等,馆内设置左右两个展厅,左厅展示民国时期至今各年代的婚俗礼仪,陈列三百多件婚俗实物模型,右厅展示当地红白喜事的餐饮习俗,从不同时期各版本的结婚证到带喜字的搪瓷茶缸,充满年代感的结婚照、老式缝纫机、二八自行车模型到现代的电瓶车、摩托车模型,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婚俗历史变迁图,彰显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怀远县魏庄镇胡郢村村民张月龙说道:“我们参观时从收集的老物件中看到了婚俗习俗的变化,提倡我们减少铺张浪费,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婚俗仪式,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我们文明婚俗的意识。”
近年来,怀远县强化党建引领,健全“治理机制”,将高额彩礼综合治理纳入党政联席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改革任务。县直部门指导367个村(社区)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乡街村居发动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20000余份,并开展“抵制高额彩礼”主题宣传宣讲活动1500余场次,发放倡议书超10000份,覆盖群众达15000余人次。注重以身边榜样带动广大群众,对280户好婆婆、好媳妇、低彩礼及零彩礼代表户予以表彰。同时,鼓励志愿组织主动参与,已对今年6月前结婚的882对新人彩礼情况进行摸排,成功劝导降低彩礼142户,化解64户涉彩礼矛盾。
中共怀远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洪青青表示:“怀远县多措并举开展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形成文明婚俗新风。一是党建引领,将治理高额彩礼纳入党政联席会议和深化改革任务,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推进工作。二是多元共治,压实县直部门、乡镇、村和自治组织责任,制定彩礼倡导性标准,指导村规民约修订,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开展劝导和矛盾化解。三是宣传引导,通过线下宣讲、线上融媒体传播以及表彰先进典型等方式,营造抵制高额彩礼的良好氛围,推动文明婚俗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