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关键,明确容缺验收条件。结合企业规模、性质及实际情况,将项目土建及消防工程完成量、资料准备、主管部门、电力公司相关证明材料作为光伏容缺验收条件,实现由“放得开”到“放得稳”,有效防止盲目容缺等现象,切实把好容缺验收关口。
明路径,优化容缺验收流程。以企业申请、书面承诺为前提,明确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职责,优化容缺验收受理、审查、办理等工作流程,强化部门会商,实现由“串联审”到“并联审”,切实优化验收流程。
防风险,畅通事后监管途径。加强沟通对接,及时掌握企业进度状况,实行“台账管理、进度监控、限时督促、补齐销号、联合惩戒”等措施,多管齐下防范失信违约,最大限度防控和减少容缺验收的风险,实现由“管得住”到“管得好”,确保容缺验收后期材料补交率达100%。截至目前,已办理光伏容缺验收项目20个,其中工业项目18个,房地产项目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