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针对化工、建材、废旧物资回收等6大重点领域、4类重点位置(镇村结合部、河流周边、交通要道旁、闲置厂房区域 ),精准制定整治方案,将环保任务明确到岗、落实到人,推动多部门协同作战。今年以来,全镇已开展联合调度会议12次,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推行网格管理。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模式,科学划分网格,明确各网格管理职责,将“散乱污”排查整治纳入网格化常态管理,及时发现并上报问题线索,改变以往“被动迎检”局面。截至目前,开展拉网式排查370人余次,已实现连续6个月无新增“散乱污”企业。
实施清单管控。建立动态更新的问题清单台账,对排查出的“散乱污”企业分类施策,按照“一企一策”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 验收、销号”全流程管控,对10余户污染源采取关闭取缔措施,对15家企业进行整顿规范。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验收企业15家,问题整改完成率达100% 。
构建长效机制。构建“日常巡查+突击检查”立体化监管网络,动态监控企业污染排放情况,设立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监督。今年以来,对重点区域开展日常巡查180余次、突击检查30余次,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0条,经核查属实3条,形成全民共治氛围,推动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