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纪春同志解读:《怀远县教育体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试行)》
1.制定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提升县域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怀远县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2.实施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要遵循哪些基本理念?
答:要明确以部分优质学校、幼儿园为牵头单位,联合其他学校、幼儿园组建教育集团,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共享先进办学理念、加大干部教师交流、加强教育教学共研、拓宽人才培养空间等方式,实施品牌推广和再造,形成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增量。教育集团在资源共享、要素整合的基础上,尊重集团本部校(园)和成员分校(园)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强化优势互补和特色传承,以特色办学促进内涵发展,鼓励形成丰富多元的教育生态,大力塑造集团的文化品牌,从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上形成集团特色。教育集团按照综合改革的整体要求,聚焦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重集团内部空间优化和学段衔接,提升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衔接性,整体提升办学质量。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保障作用,通过建立清晰的管理架构、规范的运行机制、科学的评价体系,解决集团化办学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集团化办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激发教育活力。
3.如何看待搭建平台共享资源,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
(1)搭建平台共享资源可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集团内各学校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探索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积极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积极探索教学资源开发模式与路径,集中优秀教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微课、教学案例、教学录像、试题库等。利用各种网络教研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题研修,推广辐射优秀教学成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及时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借助数据精准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形成集团、学校各层面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集团内各学校的教学质量。依托集团化办学,支持教育集团成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探索教育集团内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衔接融合育人模式,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和资源。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健全集团内教师培训、培养、评价和考核等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教育集团统一开展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跟岗实践。充分发挥集团内名校(园)长、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共建教师发展中心、课程建设中心、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特级教师流动站、骨干教师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统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促进集团内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提升。建立集团内同学段、同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实施教师联合备课、联合教研、合作科研、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打造提升集团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教育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以文化引领各成员校“和而不同”发展。集中集团专业力量,帮助各成员校在提升常规课程教学水平的同时,打造特色课程,凝练办学特色。在尊重各成员校办学实际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凝聚发展共识,凝练核心价值,共谋发展愿景,发掘培育集团办学特色,丰厚集团文化内涵,培育向善向上、和谐奋进的集团文化,促进集团学校内涵发展,品质提升。
4.推进此项工作我县有哪些措施?
(1)团队进驻。集团牵头校或核心校可以根据成员校的实际需要选派中层副职以上干部跟岗锻炼,协助成员校进行诊断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建议,跟岗锻炼时间不得超过2周。
(2)教师结对。打破各校限制,集团内部以学科带头人、老教师为龙头,建立集团校以老带新结对帮扶队伍,新教师可以到老教师所在学校进行跟岗学习。
(3)计划共融。各集团校分别制定各校计划,再汇总形成教育集团整体工作计划,集团各校共融互通共享。
(4)文化共享。在各集团校校本文化的基础上,提炼符合当地本镇文化特点的文化精神,形成集团校的办学目标和理念,并在各集团校推进实施。
(5)制度共建。形成一整套的关于德育、教学、安全、考勤、绩效、卫生、财务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集团校同时执行,形成管理上的合力。
解读机关、:怀远县教育体育局
解读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纪春同志
联系方式:0552-8011265
解读主题: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