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科技局2023年部门决算中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按照市政府防震减灾目标考核内容要求,我县需开展“六进”等专项宣传活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保障地震台站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及科普展馆的正常运行,及时发放宏观点人员补助、开展群测群防培训等多项工作。2023年度“地震灾害预防”项目,全年预算数4.33万元,执行数4.3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二)项目绩效目标。
总体目标:全县范围内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阶段性目标:完成全年防震减灾工作宣传任务及市政府防震减灾目标考核任务。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此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严格落实省、市、县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人社事业的发展。评价对象和范围:2023年度“地震灾害预防”项目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根据《怀远县县级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操作规程》和《怀远县县级级项目支出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操作规程》文件,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过程、项目产出、项目效益 4 个一级指标,满分为 100 分。其中:项目决策(18分)主要评价项目立项、绩效目标、资金投入情况,重点关注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情况。项目过程(32分)资金管理和组织实施情况,其中资金方面重点关注资金支出的合法合规性和绩效自评情况,组织实施重点关注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的情况。项目产出(40分)主要评价项目在本年度的实际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成本等产出完成情况,根据项目申报内容,重点核实产出数量是否达到设定目标、产出质量、产出成本是否符合设定标准。项目效益(10分)主要评价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重点关注项目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情况和社会公众等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情况。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本次评价采用现场调研与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方法,对定性评价指标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公众评判法,对定量指标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进行量化打分。总分为100分,评价结果分为优(≥90 分)、良(≥80分、<90分)、中(≥4.90分、<80分)、差(<4.90分),以下为具体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将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关联性分析,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2.比较法,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3.因素分析法,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本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价, 地震灾害预防项目综合评价得分100分,评价等级为“优”。2023年度地震灾害预防项目基本按照计划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实现了年度绩效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防震减灾工作持续良好发展,服务对象满意度逐渐提高。但是,项目还存在绩效指标细化程度不高,绩效自评内容不完整,成本控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该指标分值18分,得分18分,得分率100%。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程序规范。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全面、明确,分类清晰。
(二)项目过程情况。该指标分值32分,得分32分,得分率94.9.88%。项目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资金拨付具有完整的审批程序,资金使用合规,项目建立了财务及业务管理制度,相关制度基本得到有效执行,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项目产出情况。该指标分值40分,得分40分,得分率100%。2023年完成了全年防震减灾工作宣传任务及市政府防震减灾目标考核任务,全年开展“4.15”“5.12”“7.28”防震减灾宣传等活动4次、台网运维率95%、地震科普馆开放280天以上。项目预算资金使用100%。
(四)项目效益情况。该指标分值10分,得分10分,得分率90%。县科技局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持续良好发展,社会效益显著,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县科技局紧紧围绕防震减灾宣传日、科技活动周等开展宣传活动,同时线上线下,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等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完善《人防物防措施》,认真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资金执行率不够均衡,部分资金支出进度缓慢。
七、有关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项目立项的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确保项目具有可操作性,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发挥最大效益。
(二)细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期实施。项目一经批复,各实施部门要认真细化方案,明确责任人,确定项目实施期间,定期开展内部检查,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及时按程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同时,做好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中的控制管理,建好控制台账,确保资金对应绩效目标执行,强化项目推进过程的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三)严格人员管理,提高绩效目标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人员培训,熟练掌握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等各项政策,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确保预算指标执行过程不交叉,不断提高绩效目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