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十)期
病虫情报
第(十)期
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室 2025年7月26日
玉米大喇叭口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当前,我县玉米普遍进入大喇叭口期,个别播种较早的田块进入抽雄期,此时也是病虫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根据历年病虫发生情况、灯诱、性诱及田间系统监测点调查,结合气象预报分析,做出以下预报。
一、发生趋势
以甜菜夜蛾、玉米螟、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为主的混合种群中等发生,部分高粱和晚播玉米偏重发生;以玉米南方锈病和玉米弯孢霉叶斑病为主的叶部病害中等发生。
二、预报依据
1、玉米苗期玉米螟等几种鳞翅目害虫普遍发生较轻,田间残虫量不高。2、灯诱、性诱成虫数量明显低于去年。6月21日至7月26日,灯下成虫累计诱到甜菜夜蛾1503头,玉米螟43头,棉铃虫24头,斜纹夜蛾9头,去年同期分别为6810头、85头、62头和15头。同时性诱设备诱集到的成虫量也明显少于去年同期。除了甜菜夜蛾有一明显的蛾峰日在7月23—24日外,其他几种鳞翅目成虫均无明显蛾峰。3、田间发生情况。据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有虫田块不足50%,百株虫量在1.0头以下,虫龄大部分在3—4 龄。4、近期持续异常高温干旱不利于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产卵孵化及幼虫取食为害,也不利于玉米南方锈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5、我县玉米播种面积大,玉米品种众多,品种间抗病性差别较大,特别是今年我县批准种植的7万亩转基因玉米品种大多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不强,若8月份气温和降水恢复正常,玉米南方锈病在我县仍有中等程度以上发生的可能。
三、防治方法
1、防治虫害:生物药剂可以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印楝素和短稳杆菌等进行防治;化学药剂可以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四唑虫酰胺等及其复配制剂,抓住低龄幼虫窗口期进行防治。
2、防治病害: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唑醚·氟环唑等杀菌剂喷施,可根据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
四、注意事项
1、由于玉米和高粱对有机磷农药和阿维菌素农药敏感,因此禁止使用这两类农药,避免产生药害。
2、上述药剂按登记用量使用,因近期高温,建议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亩用水量2.0公斤以上。药剂要做到复配和轮换使用,减缓抗药性产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类农药。
3、高温期间做好人身防护,安全用药,提倡早晚用药,选择上午 7 时前或下午 5 时后施药,不得随意加大用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以防产生药害。
4、农药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回收,防止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