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怀远县委员会十一届四次会议第A003号提案的答复
黄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特色种养业品质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怀远县作为农业大县,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种养业产品同质化、抗风险能力不强、现代科技赋能不足等共性问题。
为提升种养业区域品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怀远县近期谋划实施了一批农业产业项目,如申报实施了以怀远为核心的国家级沿淮糯稻产业集群项目,获7650万元资金支持,2023、2024年连续两个年度高质量承办沿淮糯稻产业集群建设大会,2025年沿淮糯稻产业集群建设大会计划在11月份举办。2025年皖北肉牛产业集群获批实施,获1300万元资金支持,该集群的成功模式被列为皖北振兴示范案例。2025年怀远县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获批实施,获批中央补助资金1亿元等一系列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为鼓励推广农业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2025年申报实施了高标准农田12.67万亩,获批中央、省级资金35974.8万元。2025年还实施了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工程、3万亩大豆单产提升工程,获批中央资金4200万元等一系列农业基础设施项目。
目前,怀远县正在编制“十五五”规划,为推动怀远县农业(种养业)“十五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县农业农村局已向县发改部门提出以下规划建议:
(一)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保障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为主攻方向,多种粮、种好粮,推动全县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争当建设江淮粮仓主力军。二是推进区域优势产业种子基地建设,提高优良品种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培育有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种子企业,自主培育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三是2026年到 2030 年,力争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改造提升20万亩、新建10万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5000亩。
(二)深化农业产业化,打造全产业链集群。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农业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到203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0%。二是产业链条完整。五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完整融合、供应链协同集聚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网络。到2030年,重点培育“糯稻”“优质蛋白”2个优势特色产业链。三是产业布局合理。绿色食品产业良种基地、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仓储物流等布局进一步优化。到2030年,建成绿色食品原料基地4个、加工园区6个。四是产业规模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到2030年,打造绿色食品一线品牌3个以上,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1个以上。
(三)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一是力争创建基层农技推广基地10个以上,发布农业主推技术10个以上,主推技术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培训基层农技骨干500人次以上。二是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按照“资源化发展、产业化利用”的总体思路,积极引进产业新项目、推广利用新模式、转化产学研新成果、探索政策扶持新机制,健全完善“四级收储、五化发展、金融助力科技赋能集群发展”秸秆综合利用“4+5+N”怀远模式。三是持续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每名农技员指导5户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带动5户农户;开展先进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全县建设科技示范基地10个以上,每年开展示范推广活动不少于10次;对三分之一以上基层农技人员开展脱产业务培训;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不低于95%。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以及对特色种养业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A类
联 系 人:黄威
联系电话:8212712
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