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商务局2017-2021五年重点工作总结
五年来,我局克服了人员编制少,人手紧张,力量薄弱等实际困难,强化担当、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充分发挥内外贸易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拉动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项目标任务进展顺利,全县商务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工作情况
1.总体状况
五年(预计,下同)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7.8亿元,年均增长16.23%。五年累计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2家,在库限额以上商业企业100家。
2.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1亿元,同比增长12.6%,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4.1亿元,同比增长19.4%,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4.6亿元,同比增长13.3%,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4.4亿元,同比增长1.4%,预计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实现235.6亿元,同比增长0.5%。
3.商贸流通服务发展队伍壮大
我县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业共计100家,其中批发、零售业85家,住宿、餐饮业15家。我县拥有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大型骨干企业8家。
4.商贸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全县大型商场逐步建立并推行了电子商务运营系统,依托流通企业积极推行物流配送、冷链配送、连锁配送经营等新型流通服务业态。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和贡献率不断提升。
二、外贸进出口工作情况
1.总体状况
五年来,我县共有200余家进出口备案企业,30余家企业有进出口实绩。受国际环境影响及我县实际情况,进出口额上下起伏,总量排名总体平稳。
2.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我县进出口总额完成16912万元,同比增长14.13%;2018年进出口总额完成11210万元,同比下降38.94%;2019年进出口总额完成12597万元,同比增长12.37%;2020年进出口总额完成9753万元,同比下降22.58%。2021年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1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3.3%。
3.巩固壮大出口群体,外贸出口结构得到优化
我县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年均5家。全县出口额、进口额分别约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65%、35%,外贸结构较为合理。我县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且已成功创建省级汽车零部件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省级汽车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4.发展培育新业态,增添贸易发展新动能
一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承接东部沿海和境外产业转移,引导企业从代加工逐步向委托设计、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方向发展。二是引导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怀远县跨境电商产业园于2019年被认定为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县跨境电商园区现有入驻企业共23家,华凯轻工、中电电气等小微外贸企业已成功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实现进出口,实现跨境电商“零突破”。
5.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五年来,我县一直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认真落实外贸促进政策,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叠加促进作用。定期召开全县外贸企业经验交流会和业务培训会,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扩大政策覆盖面。帮助企业享受省市县各级奖励补贴政策,做好服务,帮助政策落地,实现以项目资金支持壮大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外贸企业发展信心。
三、电子商务工作情况
1.总体状况
我县通过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带动,电商新业态在农村地区延伸普及,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县2018、2019年分别荣获“全省农村电商全覆盖先进县”和”全省农村电商巩固提升示范县”;淝河乡、榴城镇、白莲坡镇和荆山镇4个乡镇获批省级电商示范镇;白莲坡镇管庄村等16个村获批省级电商示范村,陈集镇君王村等24个电商网点获批省级电商示范网点。培育省级电商示范园区2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7家,年网销额超100万的农村电商示范品牌6个,另有1400余家电商经营主体分布在天猫、京东等全国性平台,其中个人网商总数约1200余家,电商经营主体和交易规模不断增长。
2.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促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
大力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和支持电商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电商扶贫,帮助农户稳定增收。通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村电商网点销售本地农产品,销售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杂粮和蛋制品类。加强创新力度,打造地方品牌。我县农产品经营主体通过不断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如雪枣牌糯米、亚太石榴酒、金涂山烧全鸡、雪雁牌挂面等;也涌现了一些优秀农村电商企业,如古城镇的百菜园合作社、榴城镇的羽之园艺公司等。兄弟粮油公司的精选糯米等15家“三品一标”农产品直接上线销售。怀远石榴、红薯被收入安徽省24种特色农产品名录。通过发掘梳理,先后注册了“西海果园”、“桃二萌”、“淮商农场”等农特品牌在知名电商平台销售,开发“印象龙亢”、“老鲍集”、“五彩白莲坡”、“古阳乡味”和“芡河南岸”五大拳头品牌,已有部分产品上线销售。通过开展农村电商企业培育和孵化,进一步提升了“两中心一站点”作用,拓展农村产品网销渠道,提升农村产品网销额,开展电商人才培养和引进,营造了浓厚的农村电商氛围,促进全县电商产业蓬勃发展。
四、行业监管工作
一是加强监管和整顿,对全县成品油零售企业开展年度检查工作,对违规经营成品油现象进行遏制,进一步规范成品油流通秩序;二是按照县政府关于开展成品油市场整治活动的要求,2017年2021年开展了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2次,持续开展全县成品油市场整治工作,配合各乡镇、公安、市场、交通等部门对无证无照经营成品油行为进行常态化整治;三是对重点商场、超市、宾馆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督导,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五、脱贫攻坚工作
按照县委要求,我局严格落实定点帮扶制度,选派一名副局长和一名二级主任科员参与驻村定点帮扶工作,协调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及中层以上企业干部共计17人包保殷尚村51户,重点协助解决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宣传扶贫政策,落实帮扶工作,加强产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帮助贫困户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支持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措施实现增收脱贫。
我局凝聚各方力量支持扶贫工作,动员相关企业参与到扶贫助困工作中来。五年来协调电子商务协会、局属企业等为殷尚村贫困户、村集体共计捐赠现金约20000元、大米、食用油等物资价值约95000元;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间,为殷尚村捐献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助力殷尚村筑牢安全防线。
通过指导谋划村级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殷尚村于2019年提前实现全部脱贫,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3万元。
六、疫情防控工作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我局积极动员局机关及局属企业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和疫情防控工作。为应急物资运输车辆办理通行证300余份;全力做好商场超市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守护好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疫情期间,全县商超初级农产品配货量达50万公斤,同比增长124%,其中蔬菜配货量增长116%,肉品配货量增长601%。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紧盯全县商场、超市、宾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指导进出口企业进行非冷链集装箱消杀40箱次,检测进口产品600件;做好党员干部职工及行业重点人员疫苗接种工作。在全局人手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带领有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提振企业信心,鼓励企业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商贸企业调研走访,建立企业走访全覆盖工作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复工复产。组织开展跨境电商培训1次,电子商务培训3次,电商直播带货培训2场,市场采购贸易培训1次,积极引导商户及消费者参与消费促进活动,帮助商贸企业核销消费券金额229万元,拉动消费金额1770万元,并成功申报汽车零部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