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审计局“三要”让研究型投资审计“落地扎根”
做好研究型审计是现阶段各级审计部门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作出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要求。研究型审计必须联系审计工作实际,一以贯之,做实做深,务求实效,而对于投资审计来说,就是要研究投资审计的内在逻辑,即要研究为什么审、审什么、怎么审的问题,怀远县审计局立足“三要”,在研究型投资审计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一要提高站位,研究投资审计目标。新修订的审计法把其他关系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和建设运营情况列入公共投资审计范围,极大地拓展了公共投资审计的深度和广度,这就要求公共投资审计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胸怀工作大局,不能再将公共投资审计目标仅放在审工程、审造价的位置,而是要以规范投资行为,规范建设管理,促进规范履职,促进科学决策,促进有效投资,促进反腐倡廉,提高政府投资绩效为目标。
二是要谋划长远,研究投资审计对象。投资审计要围绕公共投资建设活动以长远眼光来研究投资审计对象。首先,从宏观着眼,研究党中央关于公共投资的重大政策,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贯彻稳投资、促发展、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重大政策;其次,从微观解析,具体审计项目要突出“国家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工程建设”这条主线开展,研究被审计单位和建设项目的决策程序、建设运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质量、投资绩效等审计对象。
三是要立足项目,研究投资审计方法。一直以来,县级投资审计运用的审计方法有限,主要是通过资料查阅,现场勘察,情况询问,主要原因是投资审计对象形式单一、数据表现形式简单。但在投资审计法定范围扩大后,面临的项目形式必定多样化,审计对象必定复杂化,如果投资审计不与时俱进地探索实践新技术、新途径,就会很难正确履职尽责,这就要求投资审计必须立足项目,探索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投资项目审计中的应用,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现有的业务信息系统,以及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BIM等审计新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