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县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统计工作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到推动强化统计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全面提升统计水平中,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统计保障。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从供给侧看,生产供给较快增长
一是农业生产稳中有升。今年以来,农业生产稳中向好,“订单式”农业较快发展,强化“菜篮子”基地建设,蔬菜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夏粮播种面积较去年同期增加0.9万亩,夏粮总产量有望较去年略增。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2%,较去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1万亩,增长2.2%;产量12.6万吨,增长4.6%;食用菌、水果产量分别增长9.1%、8.7%,水产品产量增长4.9%。
二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延续去年回稳向好态势,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其中制造业营收收入增长14.2%,高于全县2.9个百分点;引领经济发展风向标的5家大中型企业营收增长5.6%,低于全县5.7个百分点。从售电量前100名企业看,万科硅材料、宝钢制罐、艾斯顿轮胎等22家工业企业售电量增长超10%,其中航荣智能、振洋食品、金晟新材料售电量增长2倍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排名前十的重点行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74.4%,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4.8%;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3.1%)、金属制品业(18.8%)等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是服务业发展态势向好。1-5月,全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呈现“4增2降”特征,除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9.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9%)外,其余4个门类行业营业收入均同比实现增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增长27.0%、37.9%、41.6%、59.0%。1-5月,全县规上四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0%,增幅高于全市(19.3%)7.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
(二)从需求端看,市场需求稳中有升
一是项目建设推进向好。1-5月,全县在库施工项目数(不含房地产项目)152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8个,增长33.3%;其中5千万以上项目7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2个,增长45.8%。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8%,较去年全年回落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保持大幅增长,增幅均居全市县区首位;工业投资增长73.6%,增速较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分别提高89.8个百分点和78.5个百分点。
二是消费活力持续释放。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推进和“年货节+”、啤酒龙虾嘉年华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显效,一季度,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8%,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
(三)从发展质量看,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一是企业利润恢复增长。1-5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4%,较去年全年回落2.1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相比,全县涉及的2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2个行业利润总额增速回升或降幅收窄;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0.6%)、通用设备制造业(28.0%)、汽车制造业(35.7%)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1-5月,规上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37.2%,其中四大营利性服务业利润总额回落2.3倍。
二是几项收入稳步增长。1-5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亿元,下降1.6%;其中税收收入6.6亿元,下降7.9%。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速由去年同期下降37.1%、去年全年下降23.5%提升至增长47.1%。
三是金融供给保持稳定。5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1.1亿元,同比增长9.5%;住户存款余额585.2亿元,增长13.4%,增速快于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速3.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00.4万亿元,增长7.7%。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等11项民生方面支出达30.7亿元,占全县支出比重89.1%;增长10.5%,增幅高于全县财政支出1.6个百分点。
二、上半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抓好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始终把理论武装作为党员干部培根铸魂的重要途径,坚持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干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章党规及其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今年以来,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14次、支委会学习7次、支部大会学习6次、党员大会学习2次、书记上党课2次、签订承诺书20份。
二是聚焦意识形态,把握发展方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局班子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制”,规范各类统计数据和信息发布,牢牢把控“涉数”舆情监管的主动权。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严格账号管理,确保统计网络顺畅、安全。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今年以来共召开5次局党组(扩大)会议,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结合学习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违规吃喝典型案例等,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防线。狠抓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
(二)主动靠前作为,持续优化统计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稳固统计基石。1.加强统计监测预警。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扎实履行主责主业和目标,持续深化对县域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提升经济运行分析的深度和敏锐度,切实发挥统计参谋助手作用。今年以来,已完成统计分析6期、统计专报4期、月度卡片4期,获得县委县政府领导批示4次,其中主要领导批示1次;撰写统计信息7篇,分别被省每日要情、蚌埠信息、怀远信息采用。2.深度研判剖析GDP。针对县领导关注的GDP结构问题,进行拆解分析,将我县情况同我省前30强县域情况进行比对剖析,并对下阶段发展提出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做好服务工作。3.聚焦目标未雨绸缪。从增速、拉动、趋势等多个维度,对核心指标、行业运行情况进行深入研判,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解决”,为巩固优势指标,补足短板,寻找科学路径,形成主要经济指标监测预警,供领导参阅。上半年GDP要实现6.0%预期,一产增加值需增长4.5%左右,第二产业中规上工业增加值需增长7.5%以上,三产增加值需增长6.0%以上。根据宏观经济走势,结合全县工作实际综合研判,GDP要实现6%目标任务较为艰巨。
二是推进升规纳统,展现发展实绩。立足部门职能,服务发展大局,全力推进升规纳统工作。1.进一步完善潜力企业名录库。继续加强部门间的数据沟通,做到潜力企业信息月度更新,及时掌握潜力企业最新经营状况,为年内各阶段纳统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年以来,我县基本单位名录库中共计14151家单位,其中法人单位12353家,产业活动单位1798家。2.强化协同联动,精准辅导纳规入统。针对潜力企业,会同发改、工信等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各属地政府抓紧时间节点加强排摸,尽全力挖掘新投产、达标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纳规辅导,确保符合“四上”标准企业及时纳规入统。截至6月末,全县在库“四上”企业513家,自去年年初以来,新增“四上”企业87家(去年66家、1-6月21家),新增企业数占在库“四上”企业比重达16.6%;新增工业38家、建筑业6家、商业31家、服务业9家、房地产3家(含去年新增)。除房地产外,其余专业均实现入库量大于退库量,延续“进多出少”的良性态势。
三是落实依法统计,严守统计底线。强化责任担当,提前谋划布局,扎实推进统计监督工作。1.加强统计法治宣传。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党员志愿者服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场合户外普法宣传活动,掀起学习贯彻新修改《统计法》热潮。紧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学习统计法律法规、传达学习有关防范统计造假刚性制度文件精神3次,并有序推进发改、工信等行业主管部门学习、宣传、贯彻与落实。2.不断提升统计监督效能。进一步强化与审计、组织部、纪委监委等部门构建协同贯通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出具“一票否决”回函28份,涉及人员晋升、考核756人次以上。
四是统筹调查任务,确保工作质效。1.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实施人口固定跟访工作。到村开展业务培训,确保调查工作有序推进。2.深化常规调查数据应用。加强对各项常规统计调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解读,服务县委、县政府宏观决策和部门管理需要。
三、特色工作情况
“五经普”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做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的全面汇总,经普数据与历史数据的有效衔接,最终反馈认定2024年GDP为406.3亿元,居全市第1,在全省县域排名中由26位提升至24位。利用“五经普”数据资料及时更新“准四上”企业库,推动升规纳统工作。开展专题统计分析研究,先后撰写了“加快发展需奋进 实干担当谱新篇——以怀远县为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实证分析”“经济运行回稳向好 实现预期仍需奋力——怀远县一季度经济运行系列分析之综合篇”等统计分析,呈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
四、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县统计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统计分析深度有待提高。统计分析站位不高、视野不宽,对标先进县区分析的不多;问题分析和解决措施虽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对于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
(二)法治宣传覆盖面待扩展。统计法治宣传存在覆盖面较窄、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宣传主要面向领导干部、统计人员和调查对象,通过会议、业务培训、广场宣传等传统方式开展,深入基层群众、利用新媒体开展的教育活动较少,宣传效果不显著。
(三)基层统计基础有待提升。乡镇统计员流动较为频繁,业务能力提升参差不齐,部分统计员对统计业务不能熟练精通,制约了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联系实践基础,推深做实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立足统计工作职能,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统计业务的作用。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统计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锤炼出忠诚干净、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统计干部队伍。
(二)服务大局,统计服务再提质。一是强化经济形势预警监测。对重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跟踪上拉、下拉企业情况,剖析影响波动的因素。每月进行主要经济数据晾晒,趋势判断我县主要行业经济走势,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解决”。二是丰富和优化统计产品。聚焦县领导关注重点,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及时撰写相关分析报告,提出可行有建设性意义的对策建议,做到“早预判,早准备,早发力”,为县委县政府提供精准统计服务与决策支撑。
(三)主动谋划,经济增量再挖掘。一是全力支持稳增长工作。积极与发改委、工信局、税务局等部门搭建常态化沟通桥梁,破除部门信息壁垒。二是扎实推进升规纳统工作。继续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各行业新增企业情况、规下企业达规情况和企业运行状况。聚焦重点领域挖潜增效,加强项目跟踪调研。持续抓住月度纳统、年度纳统等时间节点,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成功纳统。
(四)依法治统,统计监督再提效。加大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力度,聚焦重点内容、抓住重点群体,结合统计开放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节点,持续推动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统计法治氛围。严把数据质量,深入推进统计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统计监督与纪检监督、组织监督、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监督合力。
(五)筑牢根基,统计基础再夯实。一是加强统计培训指导。积极对接市局、各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以培训为抓手,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各专业统计业务培训,有效提升统计人员统计业务水平,持续提高统计队伍综合能力。二是推进部门、乡镇统计规范化。进一步规范落实统计人员调动报备,确保专职专用、队伍稳定。
(六)锚定目标,统计调查再提标。一是有序推进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徽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皖政办秘〔2025〕7号)文件精神要求,成立工作协调小组,统筹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调查员及调查指导员的选聘、培训、补贴等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动员,提高群众知晓率与配合度。严格执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二是提前谋划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筹备工作,为全面了解国情国力、制定科学政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中国政府网
皖公网安备340321021000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