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83号提案的答复
卓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床位建设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七普”数据显示,我县总人口134.5万,常住人口 99.9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1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比例为13.7%;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数量13.5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比例10%。全县二级医疗卫生机构数10个,其中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的二级医疗卫生机构数10个。本地区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数46个,其中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的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数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总数43个,养老机构总数46家,公立机构27家,社会化养老机构19家,总床位数7989张,入住老人1621名。
二、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有4家,医办养并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和养老机构许可证(“两证”齐全)齐全的有三家:怀远县老年康复护养院(荆涂医院)、怀远县常坟永康护养中心、怀远县燕集护养康复中心。公办民营的一家:怀远县医养结合中心。怀远县老年康复护养院是一所民办非企业单位,编制床位500张,养护床位180张(尚未运营);怀远县常坟永康护养中心,养护床位数100张,入住老年人6人;怀远县燕集护养康复中心,养老床位数100张(尚未运营)。怀远县医养结合中心是一家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主要服务人群:全县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民政局与怀远县中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由民政局负责监督、协助,中医院负责养老、医疗设备配备,养老床位数100张,目前入住老年人58人。养老机构设医疗门诊的有两家:蚌埠光荣院针对伤残退伍军人疗养、颐寿苑养老中心。
6月28日省评估组对怀远县第五人民医院和怀远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开展2023年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实地评估。
怀远县第五人民医院(龙亢镇中心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康复与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医院占地15563平方米,建筑面积16200平方米,总投资6000余万元,分门诊、医技综合楼和住院综合楼两个医疗区。我院是怀远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曾获得“爱婴医院”、“平安医院”、“诚信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在担负辖区群众健康保障的同时更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关注老人,支持老年事业发展,是怀远县老年协会“践行老龄事业副会长”成员单位,是安徽省医养结合示范区创建单位。现设置全科医学科、急诊科、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及门诊;设置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四个住院病区及一个医养结合示范区,实际开放病房40间开放病床102张,医养结合房间52间,床位104张。
怀远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是一所集临床、预防、医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医疗业务用房面积5114平方米,医养院面积4583平方米。临床科室设有:急诊医学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骨科等。医技科室设有:医学检验科、药剂科、放射科、超声科、心脑电图室、CT室、胃肠镜室、设备科。医疗设施先进,拥有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进口阿洛卡彩超、日本进口胃肠镜、16排螺旋CT、心电图机、脑彩超机等。县职教园区已建成投入投用,怀远卫校因县职教园规划即将搬迁,学生宿舍、教室和食堂即将闲置,卫校附院拟在卫校使用闲置的宿舍、教室和食堂开展“医养院”工作,以缓解卫校附院部分困难。目前县政府已同意“医养院”申请,“医养院”项目正在实施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建立保障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发改、国土资源、财政、规划、住建、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公安消防等诸多部门。建议怀远县人民政府成立医养结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政府主导、卫生健康委与民政局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医养服务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协同推进。
二是引进社会资本,推进公建民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事业,采取公办民营、民营公助等方式进行运作,有效解决公办养老机构运营过程中资金不足、理念单一、服务意识淡薄、从业人员护理技能低下等问题。制定出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养服务业的优惠政策,在养老用地、医保政策、税收优惠、城市配套、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是强化管理,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制定完善医养结合养老行业管理服务规范,加大医养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逐步实行医养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医养服务人员薪酬保障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优秀人才、高校毕业生从事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工作,提升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水平。
四是推行试点乡镇敬老院和乡镇卫生院资源整合。从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入手,推行乡镇敬老院和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协同发展,为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全方位服务,实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项目资金要优先用于乡镇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增强医养结合机构托底保障能力,增加医养结合床位供给。
办复类别:B
联系人:蔡长明 联系电话:8212076
2023年7月4日
是否满意?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