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信息】一月卫生防病提示
冬季,人们室内活动居多,常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根据监测分析和风险评估,县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居民朋友防范流行性感冒、新冠肺炎等呼吸传染病,以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通过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
防护措施:
1、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建议老人、儿童和基础性疾病患者等群体应积极接种。
2、最日常的预防措施——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3、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适度的体育锻炼,这些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免疫力。
冬春季节是我县流感流行的主要时期,而且流感的传染性很强,在人群聚集的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暴发和流行。但随着月底学校学生放假,聚集性流感暴发疫情会相对减少。
新型冠状病毒
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近期JN.1变异株占比在全球快速上升,部分国家疫情出现明显反弹。当前,我国新冠疫情保持低水平流行,但目前正值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做好个人健康管理。
防护措施:
1、做好日常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每日坚持开窗通风,勤打扫,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2、保持规律作息,均衡的营养,适度的锻炼,良好的心态,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才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力。
3、做好健康监测,生活中,注意留心自己与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请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学上班。
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建议非必要不外出。外出时,请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居家时,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冬春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发,主要发生在家庭和饮食服务单位,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或炭火吃火锅、烧烤、取暖等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最初症状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一旦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其呼吸通畅并拨打急救电话。
防护措施:
1、注意采暖安全。寒冷季节如有条件尽量选择集中供暖。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或小型油、汽发电机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
2、外出就餐时避免在密封空间内吃烧炭火锅或者烧烤。
3、采取规范化处理。一旦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同时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且通风良好处。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