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关于怀远县2021年度贯彻落实林长制情况的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五绿”行动为主攻方向,加强生态修复,强化林业执法监管,不断推动林长制改革工作和城乡绿化建设,促进全县林业资源高效率保护、高质量发展,现将怀远县2021年度贯彻落实林长制情况 总结报告如下:
一、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
(一)系统实施林长制改革区先行区。2020年经政府常务会及县委深改会讨论通过了《怀远县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茨淮新河、平阿山林场、四方湖自然保护地、滨淮湿地公园四个林长制示范区先行区,明确到2025年底建成可持续发展的森林保护发展责任体系。在2021年倒排日期,对四个先行区再次进行了任务细化,分年度制定完成目标,以石榴节为契机推动茨淮新河石榴产业蓬勃发展;以湿地保护为目标,对滨淮湿地公园开展系统修复和保护,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下一步将编制四个先行区的“一林一策”规划,打造县级林长制改革样板,并复制推广。
目前《怀远县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意见》已经政府常务会及县委常委会通过并印发,“四十五”期间我县将贯彻落实该意见,推动我县林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林长制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五个一平台”建设,全县共设立三级林长508人,责任区共配备548名护林员,完成668个林长点的矢量图绘制,各级林长点也确定了成员协助单位,三级林长体系进一步完善,林长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实现林政资源管护100%全覆盖。
(三)推进林长制区域建设。积极开展林业资源调查工作,从城镇建成区、道路、沟渠、村庄绿化、农田林网等方面入手,实现点、线、面、网全覆盖。目前,全县村庄已绿化19.78万亩,绿化率达51%;道路绿化长度446.7公里,绿化率达80%,沟渠绿化887.93公里,绿化率达79%,已建农田林网128.9万亩,建网率71%。
二、扎实开展“五绿”工作。
(一)强化护绿,切实保障林业生态安全。开展森林督查工作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工作,对全县213个森林变化图斑逐一实地查验,同时普查古树名木479株并逐一进行了挂牌。科学谋划和精准实施无人机喷药预防工作,全县全年累计防治各类林木病虫害30.8237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9.9%,成灾率0,结合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及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全县湿地保有量为34.6万亩,重要自然保护地4处(滨淮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四方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芡河湖省级湿地自然公园、茨淮新河省级湿地自然公园),湿地保护率为64.4%。全面落实了林政资源的保护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
(二)加快增绿,推进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持续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坚持见缝插绿、应绿尽绿,2021年秋季自查并通过省林业局验收完成人工造林11861.1亩,占省、市下达任务(11300亩)的104.9%,完成森林抚育2.79万亩,占下达计划任务的101%。高质量完成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得到省验收组的高度肯定,同时完成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8个;市级绿化特色村8个、农田林网示范片4个、长寿树示范村14个、五小园示范村4个。
我县出台了《怀远县森林长廊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将全县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路、重要河流两侧的林带建设都纳入到林业增绿增效之中,县级财政予以奖补,确保森林长廊建设得到有效巩固。
(三)严格管绿,加强林业执法监管。2021年我县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267份,采伐蓄积3.59万立方米,采伐雄性杨树22385株。救助雕等国家二级及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余只,罚没销毁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只,救助放生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只。
2021年度共计办理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案件13件,其中行政处罚11件(森林类案件10件,野生动物类案件1件),刑事立案2件(森林类案件2件),林业行政罚款人民币6.99万余元,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人次。
(四)科学用绿,促进林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积极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鼓励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撬动社会资金、盘活林业经济,推动林业多渠道发展。目前全县重点林业经营主体有26家。
(五)深化活绿,创新林业发展支持保障机制。积极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鼓励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撬动社会资金、盘活林业经济,推动林业多渠道发展。
三、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我们在推行林长制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林长制办公室力量薄弱。县级和乡镇级均设立了林长办,但有的林长办同时承担多项工作,人员不足,同时也有人员变动,影响工作衔接和推进。另外森林公安转隶后林业执法力度不足、防火力量薄弱。
(二)、末端力量较弱。行政机构改革后,人员、编制有所调整,基层林业站事情繁杂,人员较少,工作起来顾此失彼,林业各项信息和技术往往难以及时传递到林农手中。
(三)、部门联动还应加强。在信息共享、政策互助、协同执法等诸领域中,部门间往往各行其是,缺少沟通,协调不畅。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立定目标,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继续推动平阿山林场等4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明确工作时间节点。按照《怀远县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意见》,围绕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的目标,2022年我县计划完成成片造林0.8万亩、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15个,绿化特色村10个、农田林网示范片6个、长寿树示范村20个、五小园4个,完成退化林修复0.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1万亩、四旁植树150万株、义务植树20万株。
(二)进一步突出“五绿”融合工作。统筹开展“管绿、护绿、增绿、活绿、用绿”工作,将深化林长制改革细化到日常工作中,重点是:
1、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林长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察指导、跟踪调度等职能,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持续完善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启动建设林长制改革信息系统,探索打造智慧林业管理平台。
2、抓好美国白蛾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发挥林长统筹指导作用,系统再对美国白蛾及草履蚧等病虫害开展普查可预防,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3、持续加强涉林案件的打击力度和普法宣传。对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时刻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安徽省林长制条例》等有关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镇、村两级普法宣传工作,确保林政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4、加强森林消防队伍专业化建设和专职护林人员队伍建设。充实壮大森林消防队伍,建立应急扑火队伍并配备必要的扑火装备和防火基础设施。加强隐患排查,严格火源管理,做好预警监控和应急值守。
5、加强林地和湿地保护管理。重点加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审批,依法查处未批先占、超范围使用林地的行为,严格保护林地资源,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湿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湿地管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