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十五五”发展谋划
一、“十五五”期间发展的主要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严守耕地红线和生态安全底线,推动资源节约集约、数字化转型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耕地保护:耕地保有量≥216.9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96.48万亩。
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湿地保护率≥6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1‰。
审批效能:不动产涉企登记1小时内办结,其他业务≤2个工作日;网办率提升至80%以上。
智慧治理:建成自然资源执法智能监管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
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指标保持全省前列,群众满意度≥98%。
二、“十五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严守资源保护红线
落实耕地“非粮化”管控,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年均2000亩以上)。推进公益林管护、湿地生态修复(四方湖、滨淮湿地公园),拓展湿地碳票应用。
(二)优化规划实施
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单元详规编制;衔接专项规划(燃气、教育布点等),优化“怀远-龙亢双城”空间格局。
(三)深化节约集约利用
完善“增存挂钩”机制,推广工业“标准地”出让;探索“带封过户”盘活司法查封资产。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支持乡村振兴产业。
(四)数字化转型赋能
建设“土地管家”智能监管平台,集成遥感监测、移动执法终端;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一码管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广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跨省通办”,电子证照覆盖率≥99%。
(五)攻坚历史遗留问题
健全不动产登记历史难题长效化解机制;规范设施农用地备案与监管,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抽查。
(六)强化生态治理
实施退化林修复1.7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发展林下经济0.5万亩,打造石榴、艾草特色产业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美国白蛾监测覆盖率100%。
三、“十五五”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要素保障
增配自然资源执法、不动产登记等领域编制,倾斜法律、测绘、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允许政府购买服务补充辅助人员。
设立地籍图更新、档案数字化、规划编制专项财政资金;保障执法装备、信息系统运维投入。
(二)完善政策支撑
建议省级层面出台历史遗留问题操作细则;优化土地整治资金拨付流程,按项目进度分阶段拨付;争取空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市级统筹,开展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试点。
(三)创新体制机制
落实“动土必报”监管机制,压实属地责任;加强“府院联动”“行刑衔接”,严打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建立乡镇设施农用地联合监管机制,明确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职责。推广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建设“执法志愿者”队伍,畅通12345等违法线索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