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2022年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春季是我县蔬菜生产的关键时期,做好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开展生产管理,应对灾害天气,为全年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科学安排备播,稳定播种面积
(一)设施蔬菜
1.做好壮苗培育。科学制定春季蔬菜育苗计划,提前做好种苗准备,确保不误农时。细化技术要点,合理安排播种期,加强环境调控,培育壮苗,满足生产需求。
2.做好设施蔬菜茬口衔接。目前,正值设施大棚冬春茬、早春茬换茬期,换茬时间紧、任务重,要及时清除前茬蔬菜残体,做好棚室消毒。提倡选购大型育苗厂的壮苗,茄果类、瓜类建议选用嫁接苗。定植后可随水浇灌促生抗逆功能性肥料,促进缓苗,提高抗性。
3.做好拱棚春提早蔬菜备播。根据拱棚类型、品种特性、上市时间等,合理安排茬口,提前做好种苗准备。仔细查看设施状况,及时修补破损棚膜、防虫网等。小拱棚早春栽培,要提前10~15天扣棚提温。结合深翻、增施充分腐熟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改善土壤地力条件。定植后可通过设置二膜、覆盖地膜等,提高棚内地温,促进发根。
(二)露地蔬菜
春季露地蔬菜播种面积大、品种多,要根据不同蔬菜生长特点和天气变化情况,适时播种(定植)。提倡地膜覆盖,提前播种时间。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减肥,节本增效。
二、加强在田蔬菜管理,提高蔬菜产能
(一)设施蔬菜
1.番茄、花菜、西兰花等早春蔬菜,要增加有机肥使用,施足底肥,覆好地膜,选择连续晴天及时定植,并及时浇足定根水。
2.越冬茬瓜果蔬菜,早春我县易遭遇连续低温雨雪天气,导致秋冬茬瓜果蔬菜长期低温无光照,长势变弱,病虫害加重,管理难度加大。要加强田间技术管理,尽量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补光、降底湿度、加强病虫害防治,可增施生物菌肥、腐植酸肥、甲壳素、海藻肥以及氨基酸类等利于养根的肥料;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及氨基酸类营养液;及时去掉老、病叶片,疏除小果、畸形果,合理整枝、打杈、吊蔓、落蔓;灵活采用昆虫(熊蜂、蜜蜂)、振荡器、人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式辅助授粉,提高果菜类蔬菜的坐果率;适当提高棚内温度并及时通风降湿;采用粉尘法或烟雾剂施药防控病虫。
(二)露地蔬菜
大蒜、洋葱、甘蓝、花菜等早春返青时,要注意检查地膜覆盖情况,适当用土压实,避免大风刮坏地膜,如遇低温,可再覆盖一层地膜,增加保温。韭菜、豌豆、蚕豆等返青前,要及时清除地上部枯叶杂草,搂平畦面,整理畦梗,使植株基部充分接受阳光,提高地温。返青后若土壤墒情不足,及时浇返青水追肥。浇水后应深锄保墒,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生长。要根据市场需求,权衡产量与价格,确定适宜收获期和收获次数。
三、科学应对天气变化,做好防灾减灾
早春,寒流、大雪、大风、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多发,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一)寒流。保温被要“晚揭早盖”,时间掌握在上午拉开保温材料后,棚室内温度下降不超过1℃为宜,下午室内温度降至18℃~19℃时要及时盖保温材料。设施内可采取双层或多层膜覆盖,刚定植的可在棚内再套小拱棚;通风口处和大棚门口设置缓冲薄膜;在温室的前沿或大棚四周加设“围裙”膜。提前准备好暖风机、电加热器、应急增温燃料块等辅助加温物资装备,以便在寒流来袭时临时加温,但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二)大雪。棚外保温被加盖“防雨雪膜”,既提高保温效果,也有利于积雪清除。遇到下大雪时棚内增加立柱,加固棚体,防止棚体坍塌事故发生。及时清理棚上和棚室两边的积雪,防止雪融化时吸收大量热量而降低棚内温度。如遇到下大雪有压垮棚体危险时,万不得已破膜除雪以保住生产设施。
(三)大风。大风来临前,加固压膜绳,可每隔一道压膜绳临时增加一道,最好用加布套的压膜绳,防止压膜绳磨破薄膜。白天风大时关闭通风口,适当放保温被压住通风口,同时拉紧绑好压膜线,固膜防风。夜间若有大风,提前盖严盖好保温被,必要时按纵向压两根加布套的细钢索,防止大风将保温被吹起。
(四)倒春寒。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幼芽尚未出土的,为防止幼芽在膜下遇低温结冰冻害,可在膜上直接培土2~3厘米;对于刚刚露出地面的马铃薯小苗,可用细土将其盖住;对已出苗的,可叶面喷施2%磷酸二氢钾或3%白糖液,提高抗冻能力。其他露地栽培的蔬菜可临时加盖薄膜、小拱棚、喷施抗冻调节剂或叶面肥等措施,减轻倒春寒危害。
2022年怀远县春季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范“倒春寒”
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倒春寒危害。在极端低温来临前,可适当选择性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或降低冻害的发生。一是熏烟法。根据天气预报度,在霜冻来临前,利用锯末、稻壳、碎秸秆等堆积作燃料,堆放后上压薄土层点燃。烟堆置于果园上风口处,一般每亩果园4~6堆(烟堆的大小和多少随霜冻强度和持续时间而定)。熏烟时间大体从夜间0时至次日凌晨3时开始,以暗火浓烟为宜,使烟雾弥漫整个果园,至早晨天亮时可以停止熏烟。二是行间微喷法。果园灌水可提高地温,采取行间微喷等途径能有效预防倒春寒危害(为减少落花,花期不宜灌水)。三是遮盖法。用作物秸秆、塑料布、尼龙薄膜等覆盖果树,防止冷空气的袭击,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四是空气流动法。在极端低温来临前,有条件的果园应提前开启园区内设大型机械风扇,使果园树冠层空气流动,减轻冷空气对花芽和叶芽的冻害。五是其他措施。在降温来临前2-3天喷施0.3%硼酸或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可有效减轻倒春寒危害和冻伤。倒春寒发生后,可追施少量水溶肥并配合浇水,恢复树势。
二、整形修剪
一是及时修剪。在树液流动之前,还没有进行整形修剪的果园应抓紧开展,尽量少去除大枝组,并于芽眼萌动时停止修剪。在我县,石榴、桃、葡萄、梨树应于3月中旬完成修剪工作。二是适当补剪。因故修剪较晚的,一般只对切实影响树形、生长枝条及一年生结果枝等进行适当补剪,具体措施如:疏除背上枝、并生枝、病虫枝、枯死枝等。三是树势调控。依据树种和生长势,及时做好拉枝、摘心和扭稍等整形和生长势调控工作。
三、花期管理
一是授粉准备。需要辅助授粉的果树,提前做好人工授粉准备。二是适时授粉。人工制备花粉以采集大蕾期花为宜。梨树等落叶果树一般在25%的花开放时授粉,3~5天内完成授粉。三是补充授粉。花期遭霜冻危害的果园,根据霜冻情况,应及时对晚花进行人工补授粉。
四、土肥水管理
一是土壤管理。为提高土壤通透性以及保肥能力,应在土壤解冻后对全园进行深翻,山坡地不利于机械作业的只对树盘深翻,有条件的可以种植绿肥,或用粉碎的秸秆进行树盘覆盖。二是肥料施用。去年秋冬季未施基肥的,应尽快深施腐熟的有机肥,根据树体情况可适量增加磷肥或商品有机肥,施肥后及时浇透水。三是浇水排水。根据墒情及降雨情况,在萌芽至开花前浇水一次。清挖好果园行间墒沟、田间边沟、路边排水沟,确保雨季排水通畅。
五、病虫害防控
一是清理果园。清除果园内病虫干果、枯枝、病虫枝、落叶、杂草、刮除的老翘皮,并集中销毁或深埋。在果树萌芽前,全园喷施波美3~5°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二是深翻树盘。土壤解冻后,结合土肥管理耕翻树盘15~20 cm深,减少越冬害虫基数。三是预测预报。在果树病虫害发生前,根据当年的气候,通过田间调查等手段,及时判断和预测未来病虫害发生程度,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