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21年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为目标,以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本质水平为核心,以“平安农机”项目实施、示范创建、“铸安”行动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农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执法,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严格控制一般事故,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安全保障。
一、压紧压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
(一)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组织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树牢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安全宣传月”活动、农机手培训工作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宣贯。
(二)全面压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夯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机制,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按照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原则,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监管责任。指导农机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力强化农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推行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结合项目实施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开展,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和支持,加强经费投入,建立镇、村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步配齐乡镇农机安全监管员、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打通农机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二、深入推进农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一)完善农机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健全农机安全生产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细化部门职责,强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及时消除隐患漏洞,避免监管盲区。针对粮食烘干场所、农机服务组织储油设施、农机维修点等防火防爆、用油用气用电等安全问题,厘清职责边界和工作分工,提升交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专业化水平。按要求填报《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两个清单”》,推动农机安全信息互通共享。
(二)狠抓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严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及驾驶证申领审核,加大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年检工作开展力度。加强重要农时、重要活动、节假日和岁末年初等关键时点的农机安全督导、检查,建立“隐患清单”和“整改清单”,对清单内容及时跟踪、动态管理、逐项销号,实现问题整改闭环管理。认真落实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大老旧农机淘汰力度,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三)加强农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广泛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高效植保机、烘干机等重点机械安全检查,化解风险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移交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应立尽立、应罚尽罚”,坚决防止农机安全执法“宽松软”。严格落实执法“三项制度”,主动公开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拖拉机道路安全管理。会同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持续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加快报废清零进程。根据《省农业农村厅转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皖农机函〔2021〕206号)要求,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运输用拖拉机载人等违法行为常态化整治行动。
三、巩固提升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
(一)加强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农机安全执法、检验检测、装备和信息化等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好农机考试员、检验员、事故处理员资质培训。加大执法装备配备力度,提升农机监理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二)强化农机安全普法教育。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广泛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机安全普法活动。制作农机安全普法警示教育宣传画册,加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组织开展全县农机“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江淮行”等活动,扎实推进农机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会、进学校、进家庭” ,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的社会影响力。宣传落实《安徽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推动形成社会化风险防控格局。
(三)规范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认真落实《怀远县农机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全县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活动。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应急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畅通农机事故报告渠道,严格落实农机事故月报制度,严禁迟报、漏报、谎报或瞒报。完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农机事故处理、统计和安全形势分析,提高事故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