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9月26日在古城镇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古城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世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古城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艰巨复杂的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县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拼搏实干,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23年1-8月份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880万元,占年初任务的72.1%,一般预算收入483万元,非税收入完成55万元。
(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实力稳中向好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有序发展。优化企业服务,着力关注并解决企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为企纾困解难,精准服务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402户,主动上门对接四家规上企业,今年以来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等方面6个问题。强化税源管理,不断探索和寻求新的税收增长点,联合税务部门强化地方小税的征管,加强非税收入收缴。
二是推动园区建设,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古城创业园一期项目园内主干道路及管网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已签约2个亿元以上项目,其中鑫瑞宏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加工自行车零配件的一期7000㎡厂房已完成基础工程建设,东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玻璃加工的10000㎡厂房地平基础正在施工,两家公司预计明年3月均能建成投产,可提供就业岗位120个,实现年税收150万元以上。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吸引更多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增强古城经济发展后劲。
(二)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民生福祉逐步增强
一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抓好粮食安全,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完成全镇8.7万亩小麦一喷三防暨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保障粮食丰产丰收。做好生猪、葡萄、蔬菜、艾草等特色农业发展,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依托本地优质牛羊驴肉和四方湖鱼、虾、螃蟹等农产品,做活三岔路农贸市场。同时依托四方湖公园,积极发展文旅项目。
二是严格落实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监测易致贫返贫人口,对困难群众收入及“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进行重点监测,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网格化监测农户全覆盖,128名村组网格员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农户,对于符合识别监测户条件的15日内完成监测户识别流程,精准制定帮扶措施进行动态监测,今年以来新识别监测对象25户73人,精准标注脱贫不享受政策户279户。利用衔接资金修建庙湖、酒坊两个村1562.5米水泥路。村级光伏电站发电收益近48万元,春季雨露计划共资助96人14.4万元,产业奖补105户28.26万元,危房改造26户69.7万元,务工就业131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85个,发放交通务工补贴427人,稳步提高脱贫户和监测户家庭收入,守住“三保障一安全”的底线。
三是积极谋划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积极摸排调研,共谋划上报四方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及环湖大道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古城镇高标准农田项目、潘新村和路岗村道路提升改建项目、043县道刘火路项目、古城卫生院扩建项目等15个重大项目。利用“一事一议”项目修建新化村水泥路480米,建设酒坊村1座公益性公墓。利用“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完成新淝、三巷、路岗和酒坊4个村共1439米道路硬化,进一步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开展帮扶救助,扎实推进民生工程。1-8月涉农“一卡通”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3296.5万元,补贴项目33个,惠及农户6785户。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年度发放低保金632.9万元,特困供养金248.3万元,孤儿补助21.3万元,社会救济金14万元,发放各类优抚资金248.4万元,困难及重残护补87.7万元。深入推进布局优化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并规范学前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升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成新淝村老年友好社区创建工作,完成刘桥、庙湖、杨刘、新化4个村老年人就餐卡的办理及全镇38户高龄失能老人的适老化改造。健全农村医疗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三)社会治理不断强化,平安建设持续夯实
一是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深化“平安古城”建设,以平安宣传为基础,加大对信访工作条例、禁毒、防范电信诈骗、反有组织犯罪法、非法集资等的宣传,累计开展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悬挂宣传条幅200余条,制作展板150余块。打造“信访超市”,各部门联合参与,形成工作合力,为群众提供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案件的受理等服务。今年以来接待登记群众来访34起,化解32起。全面排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共排查矛盾纠纷193起,化解188起,化解率97.5%。对疑难纠纷,做好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及困难救助等工作,维护我镇的和谐稳定。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全年未发生肇事肇祸案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持续完善群防群治体系,构建镇村齐抓共管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
二是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田长制”“林长制”工作,完成新增耕地项目180亩,找回耕地1052亩,计划申报刘桥和双路村增减挂钩项目130亩,争取尽快完成庙湖、东张等5个村7个增减挂钩项目区土地复垦工作。对130个790.7亩基本农田图斑和第1批71个979.58亩耕地卫片图斑进行实地核查,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新造林面积167.5亩,圆满完成县级下达目标任务。通过林长制巡林平台,今年以来全镇巡林2320人次。
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理念,认真落实各行各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常抓不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论述,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开展好“食安守护”专项行动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镇81名包保人员包保143家食品企业,对辖区内的食品加工、经营、小作坊等实行包保责任制。认真落实“小火亡人”、烟花爆竹无证照经营、自建房隐患排查、无证照经营燃气治理和各类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今年以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31次,发现隐患48处,现场整改39处,限期完成整改9处,确保我镇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四)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生态文明不断加强
一是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辖区内G206、刘褚路、环湖大道、刘火路等国省县道沿线“治脏”“治乱”为整治重点,全域整治违章搭建、乱堆乱放等环境乱象。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入镇村干部、志愿者等3万余人次,投入挖掘机、垃圾清运车等机械共600余辆。集中攻坚“脏乱差”,拆除无功能建筑、乱搭乱建170余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000余吨、整治沟塘120余条、拆除旱厕50余处、完成改厕300户,坚持做到“七整治”、努力实现“两提升”,人居环境状况进一步好转。按期完成2022年度新化村、路岗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及时启动2023年度古城村、三巷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河湖“四乱”整治,切实保护四方湖等河湖环境。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提升绿化覆盖率。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抓好重点领域排查管控,坚决取缔“小散乱污”企业,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实效。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和信访稳定等繁重任务,我们风雨兼程、一往无前,在稳住全镇经济基本盘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较好发展。这是镇党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古城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古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客观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镇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村集体经济缺少产业支撑,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仍然不多;镇村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复杂矛盾和问题担当作为不够,执行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巩固“六风”整治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抓项目、促发展,统筹做好发展和稳定工作,推进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着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今后我镇将以提高镇财税收入为着力点,强化全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谋划古城镇返乡创业园二期项目,积极申报专项债项目用于开展园区基础配套和厂房建设。持续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提高项目意识,优化营商环境和基础配套,深入推进产业园项目建设,为更多企业入驻我镇创造优质条件。
(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摘”的要求,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兜底保障等工作的后续扶持,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带动群众就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依托四方湖公园,积极发展文旅项目,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唱响乡村振兴之曲。
(三)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镇域内国、省、县道沿线和镇区街道治脏、治乱为整治重点,对当前我镇人 居环境整治存在的各种乱象进行全面整治,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良好基础。深入推动移风易俗,积极倡导文明生活,促进农村精神风貌和村庄环境同步提升。高标准建设三巷、古城两个省级美丽乡村,加大对已建成的美丽乡村的管护力度,持续打好水、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提升“河湖林田”长制工作成效。
(四)持续狠抓乡村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古城”建设,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重点人员的服务管理,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现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进一步完善“党建+信访”机制,深入推行“一组一会”制度。强化重点信访事项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合力推动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认真实施重点民生工程,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低保信息化动态管理,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保护,做好预防青少年溺水安全教育,切实保障校园内外安全。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素养。
(六)持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同志们!当前,古城正处于提速发展、追赶跨越、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携手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开创新局面,为谱写古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