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集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19 14:38 来源: 怀远县双桥集镇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一、2024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好。2024年度规上工业总产值8200万元,增幅8%;规下工业总产值增幅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00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5万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79万元。

(一)全力攻项目、优结构,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五蒙高速双桥段预计年内建成通车、投资1.4亿元的怀洪新河灌区工程加速实施,固立德二期拿地25亩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年产500万件医疗器械的臻呈金属制品项目实现投产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以镇工业聚集区为基础,加大“引进来”力度,赴广东、浙江、陕西等地开展招商引资6次,完成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3个,储备吴江三元精密电子、杭州春友机械等线索12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扎实推进企业包保工作,班子成员和村书记对全镇117家企业实现“点对点”全覆盖包保,开展走访300余次,解决涉企问题28件。深化政银企合作,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帮助186企业成功获贷。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

(二)全力兴产业、促提升,乡村振兴步伐坚实。

农业经济稳产增效。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整改卫片图斑500新增耕地11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保持15万吨以上。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新增家庭农场23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个。聚焦金银花产业提质增效,邀请山东、河北等地“土专家”开展现场培训,完成金银花“立柱式”栽培700亩。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积极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盘活闲置资源,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强村达11,其中团结村收入突破300万元,陈同礼同志获评全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先进个人。发放集体经济绩效激励资金11万元,位居全县第一。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新识别监测对象1969,消除风险34107人。引导脱贫人口监测户稳岗就业,开发就业岗位353发放脱贫人口跨省就业补贴422人。实施到户特色产业133户,发放补助资金37万元

(三)全力强基础、优环境,城乡品质提档升级。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聚焦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投资2000余万元的1亩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验收。投资700余万元的大楼路“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2万元完成双桥村、祝桥村、前进村等3个村1.9公里道路提升改造申请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164万元,完成小街村、团结村、刘碾村、徐圩村“一事一议”项目4个。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清理生活垃圾9000余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改厕验收260突出抓好水环境治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4个,四方湖自然保护区反馈问题整改29,整治黑臭水体11条,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和美乡村建设有力。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致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大祝村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通过验收,实现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全覆盖。湾东村和美乡村中心村提升项目高质量推进,杨集村精品示范村通过市级评审。

(四)全力防风险、守底线,社会治理精准高效。

民主法治不断强化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全年开展普法宣传36场,提供法律咨询150余件发放普法宣传材料2万余份。持续开展“法律明白人”选任工作,新增“法律明白人”64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一村一警、“五老”等各方力量参与矛盾调解,今年以来共接待上访群众80批次102人次,受理矛盾纠纷79宗,顺利化解75宗,调处成功率95%聚力开展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设立劝导工作站20个,有效防范交通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坚决抗牢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加大对工贸企业、自建房、加油站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7次,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20份,排查处理安全隐患52处,全年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全力解民忧、惠民生,民生福祉殷实有力。

惠民保障兜准兜牢。持续关注困难群体生产生活,新增低保102544人、特困供养4户,发放低保救助资金800 余万元、特困供养资金300 余万元。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医保缴费4887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 18385 人。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发放优抚金130余万元、优待金 37万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开展各类主题宣讲 456场,受益群众1.5万人。全力推进双桥卫生院改扩建项目落地,协调供地2.54亩。聚焦校园周边安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 次,查处并整改问题4个。民生服务提质增效。紧扣民生重点,高标准实施民生实事项目3个。持续做好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两癌”筛查60人、优生健康检查 283 人。持续关注12345热线,及时响应群众诉求,全年高效办结热线680件,满意率 96%

(六)全力练本领、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强化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查自纠,坚决筑牢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全面落实村级小微权力公开制度,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整改问题34个。灵活运用四种形态监督执纪,开展谈话提醒4人,责令做出书面检查3人,给予党纪处分10人。

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突出,统计统战工作扎实有效,共同汇聚了双桥集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双桥集镇人民政府,向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对政府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各位代表以及支持双桥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全镇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还不牢,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二是产业发展合力还不强,质量和效益仍需提升;三是民生保障还需加力,教育和医疗资源距离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躬身自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奋力谱写新时代双桥集发展新篇章。

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新增规上企业1家,限上企业2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1亿元。围绕上述目标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项目引领,推动镇域经济向“强”而“进”。

一是抓优质项目招引。服从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以更大气力和更高频次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在谈的吴江市三元精密电子、杭州春友机械等项目早日落地,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4个。二是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保障五蒙高速双桥段建成通车,推动怀洪新河灌区、高标准农田、黑臭水体治理等一批民生领域项目加速实施;紧盯固立德二期建设,力争上半年实现投产。三是抓营商环境优化。积极落实“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开展库内外企业走访,帮助企业解决招工、开工、环境保障等问题,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真正使优秀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聚焦富农兴农,推动乡村发展向“好”而“进”。

一是做强做优乡村产业。以金银花产业园为依托,做好“土特产”大文章,进一步巩固发展金银花、甜糯玉米、8424西瓜等特色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大力推进“秸秆变肉”工程,打造肉牛强镇,争取肉牛饲养量突破6000头;做好生猪养殖保障,力争年出栏仔猪60万头。二是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深化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力争2025村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突破12三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五大振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抓好产业帮扶,打好“产业+分红+兜底”精准帮扶“组合拳”,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新增公益性岗位35个。

(三)坚持人民至上,推动民生福祉向“暖”而“进”。

一是全面倡导文明新风。依托中共宿怀县委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创建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打造集“特色农业、休闲观光、科普研学”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田园综合体。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四季村晚、乡村文化节等系列活30,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二是着力加强环境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做好四方湖自然保护区反馈问题整改收尾工作,落实黑臭水体治理“回头看”工作机制,严防问题反弹。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全域全天候秸秆禁烧,确保实现“零火点”。积极创建绿美乡村,力争完成人工造林80亩。三是夯实民生保障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优化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关爱服务,做好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实施社保扩面征缴行动,新增参保350人以上。全力以赴稳就业,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新增就业岗位300个以上 

(四)树牢底线意识,推动社会治理向“稳”而“进”。

一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深做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将“礼让和谐”文化融入村规民约,探索“党建+积分制”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压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开展“书记领航”工程,力争完成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19二是筑牢应急安全底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开展自建房、“三合一”场所等重点领域专项排查整治,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集中整治,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三是深化平安双桥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黄赌毒”“盗抢骗”及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电信网络诈骗防治力度。细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持续做好“三失一偏”等重点人群排查管控,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五)围绕提质增效,推动自身建设向“精”而“进”。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强化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相关行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重要岗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三是强化职能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提升镇村干部执行力,做到常规工作雷厉风行马上办,突出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群众诉求深入一线上门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