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镇:菇“军”挺进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4-04-09 09:48 来源: 怀远县万福镇政府 浏览量:108 【字号:   打印

春分过后,安徽省怀远县万福镇刘楼、陈安、镇东等几个村的田地里,赤松茸、花菇等菌菇生产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村民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精心培育,辛勤劳作,乘着特色产业的“东风”,不断收获新的希望。

镇东村花菇大棚

多种资源促发展

近年来,万福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充足等优势,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尤其是菌菇的生产越做越强。据介绍,万福镇的土壤环境十分适宜菌菇成长,基于此,万福镇党委、镇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群众种植菌菇。村民们利用村内村外闲置土地、沟塘路坝附属土地,以及树木之间的土地来培植菌菇,让小产业逐渐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

刘楼村赤松茸基地

产业要做强,还需要有“龙头”带动。万福镇出台多项优惠措施,以“凤还巢”工程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带动产业升级。在万福镇刘楼村,村里将150亩集体土地采取3年免租金的方式,提供给回乡创业人士发展菌菇生产,目前该村已经建起了百余亩的赤松茸生产基地,成为当地赤松茸培育的标杆。在万福镇陈安村,在外打拼多年懂技术、懂市场的村民刘彦磊,带着资金回乡创业,利用村庄闲置土地建起10多个骨架大棚,着力打造规模化赤松茸产业基地,目前基地还在不断扩建中。“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下,现在全镇已经有5个村从事菌菇生产,总面积达800余亩,这5个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样板村’。”万福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元格局强产业

为促进菌菇产业蓬勃发展,万福镇党委、镇政府鼓励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抱团取暖”“强筋健骨”。目前该镇已成立5个菌菇生产协会,吸纳会员300多人。2023年以来,菌菇生产协会帮助群众引进优良品种6个,推广技术5项,带动农户120多户有效增收。在协会的指导下,各村的菌菇生产基地还分别建立了保鲜仓库,多渠道拓展销售渠道,如今万福镇的菌菇已远销上海、浙江等地,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

镇东村保鲜仓库

多渠道就业助增收

菇类蔬菜一般40天即可采收,而且连收多茬,间隔期短,回报率高,亩收入可高达2万元,作为一个短平快的产业项目,让当地农民实实在在地鼓起了腰包。产业的发展让“家门口”的就业需求更加旺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不少无法外出务工的妇女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是按天计酬,每个工作日收入在100元左右,多劳多得,挺好的。”陈安村一位妇女说。目前万福镇有200多名农家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

近年来,万福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支撑,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