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开学在即,这份入学结核病筛查指南请收好!
开学进入倒计时,新学期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相关要求,新生入学需进行结核病筛查。为方便大家快速了解筛查流程,特地准备了这份简洁明了的指南。
为什么要做结核病筛查?
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可有效筛查结核感染情况,早发现、早治疗,共同营造健康校园环境。
哪些人需要筛查?
所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新生、教职工均需按要求完成筛查。
筛查方式是什么?
中小学和幼儿园新生:通常采用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问诊;部分情况需进行PPD试验或IGRA检测
大学新生:除症状筛查外,通常需要进行PPD试验或IGRA检测,胸部 X 光片检查

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家长学生都需牢记):
【认清本质】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害人体除头发和指甲外的任何器官,但以肺部为主(肺结核)。
【传播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带菌飞沫被健康人吸入即可能造成感染。
【关键症状】 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伴有咯血、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须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检查。
【确诊依据】 结核病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胸部X光/CT影像学检查和痰菌实验室检测(如痰涂片、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可防可治】 肺结核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杜绝传染】 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主动掩住口鼻,佩戴口罩以减少传播风险。
【环境防护】 勤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宿舍、家居环境空气流通,是降低结核菌传播的有效简单措施。
【增强免疫】 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预防结核病的强大武器。
【主动筛查】 密切接触者及新生入学时应积极配合结核病筛查(如PPD试验或EC/IGRA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社会责任】 不歧视肺结核患者,关怀和鼓励他们完成规范治疗。个人如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向学校报告并就医,共同营造健康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