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拔节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小麦拔节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随着气温的升高,我县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此时也是小麦红蜘蛛、蚜虫、纹枯病、白粉病等病虫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建议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广大农民在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同时,不忘搞好小麦拔节期间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为午季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根据我县小麦病虫历年同期发生情况、病虫发生基数、小麦长势及气象条件分析预测:小麦红蜘蛛呈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小麦蚜虫呈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小麦纹枯病呈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小麦白粉病呈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
二、预测依据
1、田间发生情况
据县植保站2月23-24日在榴城、古城、淝河、包集、陈集、魏庄等乡镇田间调查:旱茬小麦田红蜘蛛平均每尺行长有35.3头,最高有60头;小麦蚜虫百株蚜量38头,蚜株率15%,最高百株64头,蚜株率23%;小麦纹枯病病田率60%,平均病株率5.1%;小麦白粉病目前只在我县小麦免耕田发生,平均病株率3.4%,病叶率1%。田间发生基数,红蜘蛛、蚜虫高于往年,纹枯病、白粉病于近三年发生相近。
2、气象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据据省气象中心预报:2020年3月上中旬江北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三、防治技术意见
1、加强健身栽培,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
结合春季麦田管理,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草害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清沟沥水、追肥等丰产健身栽培措施,改善墒情,促苗早发,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抗逆力。
2、应用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
根据具体地块病虫发生情况,以主要病虫为目标,开展达标防治,选用有效杀虫剂与杀菌剂,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省工省时。
2.1防治指标:小麦红蜘蛛,每市尺单行长200头;小麦蚜虫,百株蚜量250头;纹枯病病株率达10%;小麦白粉病病叶率达5%。
2.2防治方法:
防治小麦红蜘蛛,每亩用2%阿维菌素水乳剂50毫升或10%联苯菊酯乳油60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
防治小麦蚜虫,每亩可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亩25克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
防治小麦纹枯病,每亩可用20%井冈霉素粉剂50克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每亩20ml;兑水30~40千克喷麦茎基部;
防治小麦白粉病,每亩可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43%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30~40千克喷雾,同时可兼治小麦锈病。
当病虫混合发生时,可采用以上药剂混合,一次施药防治多种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