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9月26日在徐圩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徐圩乡人民政府乡长 王岩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徐圩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严格预算执行,努力做好增收减支、开源节流工作。2023年1-6月预算支出执行数1121万元,占比年度预算总额42%。截止6月底,我乡完成税收337.2万元,同比增加117.4%。多渠道争取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梨园村、高庙村、永红村、殷尚村四个行政村,获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24万元。投资290万元的黄园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效初现并通过市级验收。投资18.7万元,对政府驻地街道进行亮化改造。投资49万元,对S235省道徐圩段道路两侧进行高规格绿化。占地5000亩、投资额1200万元的高标农田改造提升工程正有序进行。全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目前进驻我乡的招商引资企业已达到15家,为徐圩改革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二)三农工作有序推进。投入小麦赤霉病防治资金128.3万元,集中开展统防统治和“一喷三防”工作,全乡小麦赤霉病防治取得良好效果,小麦测产时基本零病穗率。全力开展午收抢粮行动,在乡村干部无私的奉献和努力下,我乡雨前小麦抢收达到90%以上,位居全县乡镇之首。全乡小麦再获丰收,亩均单产600公斤以上。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圆满完成,打捆离田约12万亩,收储秸秆量约4.73万吨。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截止6月底,新增登记备案9户家庭农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600余亩。全乡累计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4个,家庭农场14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个。积极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截止6月底,全乡14个村已累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进账312.06万元,村均22.29万元。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上半年共收到33份农民建房申请,全部完成审核。
(三)重点改革提档升级。继续实施粮食增产“3210”工程,联合荃银高科、安徽省农科院、盛世新农,联手举办了“徐圩乡10万亩软质小麦现场推荐会”,全力奏响徐圩乡规模农业品牌。在“一户一块田”的基础上,适时推动“一村一块田”改革,努力实现土地规模化、生产组织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经营模式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试点村共12个村,涉及农户2759户,托管土地3.66万亩,目前各村大托管工作进展顺利。
(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全乡共划分网格85个,配备网格员85名,村级网格员对网格内农户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常态化走访联系。完成全乡182户监测户房屋排查整治,确保住房安全。实施特色产业帮扶94户,发放补贴资金27.148万元。落实教育帮扶措施,41名学生获得“雨露计划”教育资助。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及外出务工介绍,全乡脱贫户及检测户共实现就业324人。高质量完成集中排查,全乡共排查农户12276户51409人,排查发现问题225条,已全部整改完成。认领国家和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16条,制定整改措施41条,已全部整改完成。大力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徐圩乡“第四届梨花节”和“首届梨果采摘节”顺利实施,通过文旅融合、促进产业带动,不断扩大梨产业品牌影响力。探索实施“梨树认养”活动,帮助农户销售梨果3.6万余斤,为农户增收近11万元,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
(五)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权益。截止6月底,我乡对910户低保户发放低保金454.0326万元,对268户特困供养人发放特困金119.3362万元,对10户临时救助户发放救助金1.3470万元。2023年以来,我乡投资16万元建设老年助餐点,方便老年人就餐,投资30万对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提升院民幸福指数。投资13.5万元对45户残疾人和困境老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困难群众满意度。投资5万元建设残疾人阳光示范家园,带动残疾人就业10人,投资4.8万元开展残疾人千人创业工程,帮扶16户残疾人创业。投入66.7万元,完成本年度23户重点人群危房改造工作。累计投资400余万,累计修建8公里农村公路,投入60万元,建设永红、白湖、钞湖、殷尚、宗庙5个村7公里矸石道路。投入14万元,开展龙徐路(雁湖小学段)道路拓宽项目。显著改善我乡的基础设施配套。
(八)文化教育卓有成效。利用乡村文明实践站所,以“道德讲堂”、三八国际妇女节评选、市县“美丽庭院户”评选等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永红村宗杨氏荣获“怀远好人”和“蚌埠好人”荣誉称号。组织参加全县“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歌咏比赛,展示了我乡乡村干部良好精神风采。组织申报7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享受发展成果试点村。强化农家书屋管理,2700余册藏书满足了群众阅读需求。积极协调县教育局,在徐圩中学投资540余万新建综合教学楼一栋,满足了广大师生的教育教学需求。2023年,徐圩学区教学成绩斐然,在上级举行的各类比赛中教师获奖50余人次,学生获奖70余人次,徐圩初级中学在蚌埠市青少年足球“三级三际三段”联赛中获初中女子组第三名。2023年中考,徐圩中学64人被怀远一、二、三中学录取,总体成绩稳居全县初中第一方阵。
(九)卫生健康协调发展。积极开展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截止6月底,已完成参合人员45012人,参保率93.53%,系历年来参保率最高。推进优生优育健康检查工作,顺利完成220对育龄夫妇的优生优育健康检查工作。为450余位市外二级以上住院或门诊患者办理了新农合报补工作,并且取得了100%的满意率。积极对接农工党蚌埠市委会,成立同心汇爱“徐圩乡健康工作站”。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与徐圩乡卫生院签约医联体,满足了徐圩乡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善用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成立中共徐圩乡委员会依法治乡委员,统一部署和组织全面依法治乡工作,司法所长固定列席党委扩大会议,聘用法律顾问,做到重大决策事项风险性评估,依法行政落到实处。排查各类隐患,坚持源头化解。徐圩乡将信访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协调推动,带头接访下访,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推动信访事项化解的带动引领作用。打造“信访超市”,让群众“一扇门进出”、纠纷“一揽子调处”、矛盾“全链条化解”,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工作要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截止6月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3件,化解率达85%以上,办结率100%,无进京和赴省集体访。开展专项行动,创建“平安徐圩”。大力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专项行动,推深做实“一村一警”饭点打卡工作,健全“雪亮工程”、“视联网”等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逻检查。加强防溺水工作,全乡投资6万元,在梨园、黄元、徐圩等8个村安装30套电信天翼防溺水智能监控;投资8万元,为14个行政村购置防溺水设备340余套,着力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溺水体系。今年以来,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60%,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0%,全乡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23年上半年以来,我乡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梨花文化旅游节;荣获省级数字乡村建设优秀乡镇;荣获市级美丽庭院示范乡镇;高庙村荣获蚌埠市“十佳美丽乡村”;梨园村入选蚌埠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精品主题村”;超额完成了全年改厕任务;超额完成了征兵任务;继续延续了零进京访的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凝聚着全乡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全乡人民,向始终理解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及所有关心支持徐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支柱税源缺乏,财政收支形势严峻;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与民生需求还有差距;生态环境改善任重道远;工作创新不够,工作方法单一;乡村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氛围不浓。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乡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二、下半年工作目标
(一)推动乡域经济发展壮大。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党政负责人“第一联络员”制度,切实做到企业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树牢“招商引资是唯一出路”的意识,摒弃“等、靠、要”思想,引进并抓好重点企业,同时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争取龙亢产业园(徐圩园区)的建设,紧跟大龙亢发展的快车道,深入谋划褚湖村至龙亢农厂五分场道路建设项目、徐圩乡安置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徐圩乡为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殷尚村和徐圩村土地复垦项目、徐圩中学“三个一”暨徐圩公园建设项目、052道路西段绿化项目、梨园村旅游乡村建设项目、一户一块田博物馆建设项目、高庙村二级提水泵站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00万元。
(二)着力巩固提升现代农业。深化垦地合作,与龙亢农场签订的5万亩大托管合作协议取力争得最佳效果。因地制宜,利用农业大乡优势,实施“两强一增”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继续释放土地红利,持续推动“一户一块田”及“一村一块田”改革,同时推进“托管”经营模式新探索。继续夯实农业基础,以涡河、芡河为依托,全力谋划和争取“旱改水”项目,在全乡范围实现芡水北调、涡水南调、东西水系贯通,为水稻扩面增量提供坚实基础。持续推进产业振兴,实施粮食生产“3210”工程,以2万亩糯稻、2万亩高粱、2万亩非转基因优质玉米和10万亩优质软质小麦生产为基地,通过规模化经营、品牌化生产、订单化收购、社会化服务,在有效增加村集体及群众收入的同时,推动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以“生态宜居”为抓手,持续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打造高规格绿色景观长廊,同步谋划X046绿化道路长廊。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针对全乡存在的废弃圈舍、乱搭乱建等情况,找准“穴位”、不留死角、精准拆除,改善辖区内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同时,加大徐圩、尚庙、钞湖三个街道乱象治理力度,成立工作专班,切实提升集镇区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聚焦乡村文化和产业振兴,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逐步提升梨园村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水平,打造梨园旅游乡村,提高乡村文化旅游承载能力。积极对接蚌埠市工艺美术学校,创建产学研基地,发挥院校师资力量,打造梨园村“十里”画廊新景观。完善梨园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梨园村旅游“微景点”,紧扣农村资源特色,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创新产品业态,激发旅游新活力。着力打造宗庙村、钞湖村美丽乡村建设,谋划褚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东西呼应的和美格局。
(四)切实提升干事担当精神。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动员乡村干部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严格政府绩效管理,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督查推动力度,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从班子成员做起,向“慵懒散浮拖”亮剑,向“老大慢”宣战。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以及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擦亮实干底色,凝聚奋斗合力,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谱写新时代徐圩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