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关爱老年人健康

发布时间:2025-06-26 15:34 来源: 怀远县人民医院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群对健康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为了保持健康,减少疾病和生命危险的发生,老年人应当了解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关键的健康知识,对于维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老年人新陈代谢逐渐放缓,合理饮食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注重食物的均衡搭配,定时、定量,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适量运动,循序渐进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也不例外。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延缓衰老。老年人最好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轻中度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带来的身体损伤。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确保运动的安全和效果。


定期体检,保持健康

定期进行体检,每年至少做1次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高度重视异常肿块、肠腔出血、体重减轻等癌症早期危险信号,一旦发现异常应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降低疾病风险。保存完整病历资料。 


保持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保障。应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每天最好午休1小时左右,并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如有睡眠障碍,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定期自我检测血糖、血压

老年人应该每1~2个月监测血糖一次,不仅要监测空腹血糖,还要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检测前应当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憋尿。每次测量两遍,间隔1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自测血压3次(早、中、晚各1次)。警惕血压晨峰现象,防止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同时应当避免血压过低,特别是由于用药不当所致的低血压。 


合理用药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药物来治疗或预防疾病。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重复用药、多重用药。同时,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风险。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可暂时停药,及时就诊。


预防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增强防跌意识,注意居家环境的安全性,室内规则摆放物品,增加照明,保持地面干燥及平整。此外,平时应当保持适度运动,通过锻炼提高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也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方法。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应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及早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早期症状。一旦发觉老年人突然出现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偏盲,语言不利,眩晕伴恶心、呕吐,复视等症状,及时拨打“120”,紧急送医救治。


重视视听功能下降

听力下降严重时,老年人要及时到医疗机构检查,必要时佩戴助听器。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及时就诊。 


重视口腔保健

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合理使用牙线或牙签;每隔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及时修补龋齿孔洞;及时修补缺失牙齿,尽早恢复咀嚼功能。  


预防骨关节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过量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以减轻下肢关节压力。增加日晒时间。提倡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通过步行等适度运动提高骨强度。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疏导

老年人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兴趣爱好,加强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沟通。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不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持续进行性的记忆、语言、视空间障碍及人格改变等。老年人一旦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近事遗忘突出等早期症状,要及早就诊,预防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外出随身携带健康应急卡

卡上注明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家属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患有哪些疾病,可能会发生何种情况及就地进行简单急救要点,必要时注明请求联系车辆、护送医院等事项。   


只有全面了解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维护身心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希望每一位长者都能珍惜自己的身体,用科学的方法呵护健康,让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活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