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怀政办〔2020〕11号

发布时间:2020-03-20 10:00 来源: 怀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怀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0314        

 

 

怀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

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精神和省、市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要求,高标准推进《怀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构建科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统筹安排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和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利用效率,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二、工作目标

落实细化《蚌埠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利用格局、合理配置各类自然资源、全面开展国土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系统提出全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基于蚌埠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空间管控底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下位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促进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快转变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方式,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利用效率,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皖北最美县城。

三、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摸清国土空间现状条件。

1. 统一空间底数底图。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作为《规划》编制的现状基础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地理国情普查、林地变更调查等各类现状调查数据,加强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衔接,细化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内部调查,系统摸查全县国土空间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家底,全面客观分析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2.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结合基期用地,全面分析评价规划范围内国土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现状,并对规划范围内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开发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的趋势性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明确规划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为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方向与有力依据。

3. 开展现有各类空间性规划梳理评估。梳理现行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水系统规划、林业规划等涉及国土开发利用的目标、内容、空间布局等基本情况,找出国土空间资源利用和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差异,在摸清家底、深入分析现状基础上开展规划编制。

4. 开展双评价在蚌埠市级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怀远县域国土空间保护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怀远国土空间开发的资源环境短板。对县域空间进行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三类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分析,为国土空间划分和格局确定提供基础依据。

(二)确定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1. 落实国家、省市和区域重大战略。充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发展战略、蚌怀一体化发展战略等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 制定怀远县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目标。提出2035年怀远县的发展目标和城市定位,发挥规划的综合性、战略性;明确各项约束性和引导性指标;制定2025年近期目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做好衔接。

(三)统筹优化三区三线

1. 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分区。基于双评价分析和城市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制定全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以下简称三区)划分,明确分区准入与退出规则。

2. 评估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线)。建立三线管控机制,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活动重要农产品供给,防止城镇无序扩张和无序蔓延。强化底线管控,统筹优化三线等空间控制线,提出三线矛盾消除原则。

(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1. 明确城乡国土空间格局。合理确定县域城镇体系以及城乡居民点体系结构,明确县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格局、生态保护格局、城乡开发利用格局等。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乡村地区延伸;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全县村庄分类发展指引和空间管控要求。

2.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内集中建设地区的布局,明确中心城区及各乡镇的主要发展方向、空间形态和用地构成。中心城区内可通过编制下一层级的详细规划,进一步落实空间规划相关要求。

3. 彰显城市特色。同步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对城乡风貌特色、文脉传承、水系和绿地系统建设等提出原则要求。

(五)统一用途管制。

1. 坚持全要素保护,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按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行全域全要素规划管理,统筹耕地、林地、草地、矿产等各类要素布局,科学确定水、土地、能源等各类自然资源保护的约束性指标;明确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重大工程布局,提出生态保护修复要求;统筹安排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防灾减灾设施等布局。

2. 实施分区用途管制。健全城镇、生态、农业空间用途管制差异,按照各分区功能导向,制订各类用地之间的转换规则,强化对非耕农地、生态用地的用途管控。

3. 落实重大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统筹安排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布局和廊道控制要求,明确重要交通枢纽地区选址预控和轨道交通走向;明确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选址预留。

4. 坚持以人为核心,构建“10分钟生活圈和邻里中心。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布局要求。注重营造小尺度、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凸显行人友好的交通发展理念,强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复合宜人的“10分钟社区生活圈和邻里中心。

(六)推进国土空间整治修复。

1. 强化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明确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安排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的规模、布局和时序;明确自然保护地范围,提出生态保护修复要求,提高生态空间系统性和完整性;明确自然灾害防治的主要目标和措施;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估,明确补充耕地集中整备区规模和布局,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2. 用好存量空间,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出城市更新的原则要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用地效率。老城区重点实施有机更新,强化城市修复与微更新,推进老城区向精致化、精细化转变;新城区重点实施增存挂钩,优化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将批而未用土地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统筹考虑;农村地区按照地随人减、优化结构的思路,大力实施增减挂钩,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面向乡村振兴的新功能、新业态用地,增加惠农服务的城镇建设用地。

(七)做好分解落实工作。

建立从全域到各乡镇,从空间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规划传导机制。提出分阶段规划实施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下位乡镇空间规划需要落实的约束性指标、管控边界和管控要求;明确交通、城市风貌蓝绿空间、地下空间等应当编制的相关专项规划及有关要求,发挥《规划》对各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提出对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分解落实要求。

(八)搭建空间规划信息平台。

1. 推动数据共享,搭建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在现有国土一张图、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集合各行业规划数据,实现规划大数据的集成,最大化发挥规划数据价值。通过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确保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一致。

2.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同步搭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有效支撑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全过程,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九)完善规划审查审批与实施管理。

1. 强化空间用途管制及相关政策。明确国土空间准入许可、用途转换等管制规则,严格耕地、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敏感脆弱区等特殊区域的用途管制。完善增减挂钩、增存挂钩、人地挂钩等政策工具。

2. 增加规划的弹性适应。在落实刚性约束的前提下,注重弹性适应。构建主导功能区布局模式,实现空间结构上的引导;同时,通过划定有条件建设区,作为建设用地的形态微调区,以及增减挂钩、增存挂钩、人地挂钩等指标落地区。

3. 建立规划实施、监督和预警措施。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规划成果实施状况进行动态评估、监测和预警,构建出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监测指标体系,评估划主要目标、空间布局、重大工程等执行情况,以及下位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落实情况。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定期评估机制,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

四、规划范围和期限

(一)规划范围。县域全部国土空间。

(二)规划期限。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中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五、规划成果

(一)专题研究报告。

1. 区域视角下的怀远县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牵头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部门: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生态环境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等。

2. 怀远县人口与城镇化发展专题研究。

牵头部门:县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统计局、各乡镇等。

3. 怀远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专题研究。

牵头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部门:县发展改革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生态环境局、县统计局、各乡镇等。

4. 怀远县高品质生活的公共服务保障专题研究。

牵头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部门:县发展改革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商务局、县城市管理局、各乡镇等。

5. 怀远县高质量产业布局研究专题研究。

牵头部门:县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商务局、县统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等。

6. 怀远县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题研究。

牵头部门:县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等。

7.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发展与布局专题研究。

牵头部门:县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等。

(二)规划成果。

1.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件、规划说明、信息平台及数据库、专题研究报告和其他材料等。规划文本应当以法条化的格式表述规划结论,包括文本条文、必要的表格,表述准确规范、简明扼要;规划图件应包含全域、城镇功能控制区的现状图、规划图;规划说明主要阐述规划决策的编制基础、技术分析和编制内容,是规划实施中配合规划文本和图件使用的重要参考。

2.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为基础,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作为空间基准,以陆域优于1:10000、海域1:50000精度纳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现状数据和其他基础数据。及时将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数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确保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一致。同步建设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规划实施、监督、评估、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六、工作安排

(一)启动阶段(20203—4月)。制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开展规划编制动员部署,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了解学习国家最新要求和先进经验,选定规划编制单位,落实规划编制工作经费。开展多层次座谈和实地调研,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土地、生态环境、水利等现状基础资料收集,提出专题研究初步结论,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底图。

(二)双评估阶段(20204—6月)。全面完成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现有空间类规划实施评估等基础工作。

(三)重大问题研究阶段(20206—202012月)。开展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布局、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综合交通体系、生态保护与安全、水资源配置优化、国土综合整治、市政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等方面研究工作,于202012月底前完成专题研究成果,基本完成各部门相关专项规划大纲。

(四)总体规划编制阶段(20206—20213月)。在对各专题和相关专项规划大纲深入分析研究,并与上级总体规划对接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形成总体规划成果,将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送同级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后报上级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和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五)报批阶段(20216月)。规划成果经相关部门专业审查、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专家评审论证后,修改完善,形成成果上报文件,报送市政府审批。

七、保障措施

根据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原则,为确保我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要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加强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协调。

(一)成立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

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工作方案和规划成果,落实工作经费,对规划重大问题进行决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具体组织和协调及其他日常事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需明确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以便规划编制工作按时序推进。

(二)明确职责分工。成立战略研究、生态环境、产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市政设施、城市安全、城乡建设及城市特色、全域旅游及文化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等11个专责小组。各专责小组主要职责及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具体如下:

1.战略研究专责小组。负责提出城镇、乡村发展思路和设想,城镇化发展趋势研究,形成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对应的城市发展愿景。(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

2.生态环境专责小组。负责评估和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管控边界,提出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

3.产业规划专责小组。负责提出怀远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提出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设想及怀远未来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提出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思路和设想。(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经开区管委会)

4.综合交通规划专责小组。负责提出全县综合交通规划,统筹布局铁路、港口、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枢纽。(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发展改革委、县城管局、县公安交管大队、县公路局)

5.市政设施专责小组。负责提供城镇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设想;提供水利规划和水利方面相关要求。(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水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怀投集团、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塔公司)

6.城市安全专责小组。负责提出应急救援、消防救援等相关防灾减灾要求;提出人防相关要求。(牵头单位:县应急局;责任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城市管理局

7.城乡建设及城市特色专责小组。负责提出城乡建设发展方面相关要求;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发展方面要求。(牵头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8.全域旅游及文化建设专责小组。负责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方面相关要求;提出历史文物保护、文化建设发展方面要求。(牵头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9.民生保障专责小组。确定规划期内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教体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商务局)

10.乡村振兴专责小组。负责提供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提供乡村发展策略;提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1.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专责小组。负责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县数据资源局)

(三)经费保障。为保障工作尽快推进,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见》皖政〔2015101第一条第4规定加强规划和建筑设计市场管理,依法采取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城乡规划编制和建筑方案设计单位选择规划编制单位和专题研究、信息系统平台承担单位。

(四)督查考核。按照部门分工、工作目标、职责权限,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将规划编制工作具体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具体到单位、到人,通过完善的制度促进工作推进。

(五)促进公众参与。健全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手段,采用咨询、交流、公示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各方意见,促进公众参与,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附件

 

怀远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长:潘明生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张明廷  县政府副县长

 员:徐元景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沈志保  县发展改革委主任

   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顾兆成  县科技局局长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李红兵  县公安局副局长

周广新  县民政局局长

朱咏君  县财政局局长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陈长利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朱兴涛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周轶群  县水利局局长

   县商务局局长

   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耀  县卫生健康委主任

   县应急局局长

乔荣权  县审计局副局长

崔海波  县城市管理局局长

   县统计局局长

邹万科  县数据资源局局长

李绪林  怀投集团董事长

葛树学  县生态环境局局长

   淮河河道管理局局长

   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局长

   怀洪新河河道管理局局长

马振辉  龙亢农场场长

   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王守本  怀远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荆山镇镇长

王洪响  榴城镇镇长

宋玉萍  白莲坡镇镇长

陶广元  常坟镇镇长

尚元泰  唐集镇镇长

梅允玉  万福镇镇长

   兰桥乡乡长

   徐圩乡乡长

   龙亢镇镇长

杨亚辉  河溜镇镇长

陈同文  淝南镇镇长

耿文杰  褚集镇镇长

   双桥集镇镇长

   淝河乡乡长

   古城镇镇长

赵广玲  包集镇镇长

柴银翔  陈集镇镇长

   魏庄镇镇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魏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张文学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领导和协调做好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事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