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远县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怀远县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月16日
怀远县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县域健康治理水平,有效降低辖区常见健康危害,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推进省级健康县建设,根据《关于同意合肥市庐江县等15个县(市、区)开展省级健康县区建设工作的批复》(皖卫复〔2022〕38号)、《安徽省健康县(区)建设项目工作方案》、《安徽省健康县(区)创建评估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导,以《健康安徽2030规划纲要》为依据,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共享”,通过完善健康政策、建设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化等多种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梳理并制定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促进行动,构建形成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全县20%的村(社区)符合健康村(健康社区)标准;20%的家庭达到健康家庭的标准,并评选出100户示范健康家庭。
(三)全县40%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
(四)全县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学校标准。
(五)全县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机关标准。
(六)全县2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企业标准。
(七)建立覆盖城乡的健康工作网络,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兼)职人员,配备相应设备和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网络覆盖率、培训覆盖率力争达到100%。
(八)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0%以上;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5%以上;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100%;建成区三类以上公厕占比80%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0%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以上。
(九)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2022年的基础上提高20%,或高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成人吸烟率在2022年的基础上降低20%,或低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32%以上;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
(十)创新体制机制,总结形成适合我县的健康促进干预模式,探索建立全县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体制机制
1. 县政府公开承诺开展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把健康县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制定健康县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及相关政策;成立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建工作专班,每月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分管负责人会议,及时通报工作进展、解决存在问题。
2. 建立覆盖政府相关部门、乡镇、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县建设和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培训学习。
3. 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全县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妇幼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明确健康县建设和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学习。探索建立健康促进人员聘用考核机制,发展“健康保健员”“健康指导员”“家庭保健员”等,明确健康管理工作方法和途径,落实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为辖区单位、村(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4. 经费保障。将健康县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预算,根据健康县建设工作需要,统筹资金管理,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
5. 探索创新。在健康促进多部门协作、卫生健康系统内部资源统筹、社会动员、健康产业发展、健康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创新。
(二)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1. 卫生健康部门主动向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和部门负责同志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
2. 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在政策制定时增加健康审查程序,政策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环节需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3.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相关部门和乡镇梳理本部门、本辖区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研究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4. 开展跨部门跨单位健康行动。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制定配套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问题和优先领域,联合开展针对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妇幼健康、健康老龄、饮食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等问题的健康行动。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能力建设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健康县的认识和工作能力。
1. 针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健康网络工作人员。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对健康县理念和策略的认识,提高其发挥部门优势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
2. 针对卫生健康部门。采取逐级培训方式,对全县卫健系统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其对健康县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把握,掌握健康教育基本技能,提升健康县建设能力。
3. 针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能培训,使其熟悉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掌握健康素养、烟草控制等基本内容,能够顺利开展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健康传播材料设计制作、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社区诊断和现场调查等工作。
(四)确定重点领域,实施健康促进综合干预
1. 开展需求评估。了解全县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多部门健康相关政策开发情况,以及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等情况。
2. 确定主要健康问题。根据需求评估,分析全县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重点人群和优先干预的健康领域。
3. 根据省级健康县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研究制定适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卫生健康工作能力的健康工作策略和措施,制定出台健康县建案和推进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设工作方时限。
4. 定期评价干预效果,根据实际适时调整需要干预的优先领域。
(五)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环境
1.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健康村(社区)、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支持性场所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各类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2. 建设无烟环境。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实行全面禁烟,无烟环境作为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
3.加大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加大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建设力度,在所有公园融入健康主题元素,打造高标准健康主题公园。
4.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空气质量,生活污水、垃圾达到无害化处理,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足够的锻炼健身活动场所和设施,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活动,打造健康、安全、愉快的自然环境和和谐互助的社会人文环境。
(六)开展健康促进重点活动
1.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以提升居民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重点内容,通过报纸、电视、移动媒体等载体播放健康公益广告,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组织开展健康巡讲宣传活动,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提高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质量,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每年直接受益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30%。
2.健康中国行。围绕“健康中国行”主题,启动全县健康中国行活动。充分发挥健康教育机构主体作用和专业优势,有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推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按照服务规范要求,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宣传栏、播放健康视频和开展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个体化健康指导、参与式体验等形式,鼓励居民广泛参与健康县建设活动,倡导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建设健康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积极参与改善自身健康过程,有效落实健康教育服务内容。
4.卫生日主题活动。坚持日常宣传教育与主题日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在世界卫生日、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卫生节日时段内,多部门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5.运动处方推广活动。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登记在册的慢性病患者为基础,在全县慢性病患者中推广运动处方,做好体医融合,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6.社会心理志愿服务活动。重视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社会心理志愿服务活动。
(七)广泛营造健康县创建氛围
1. 县融媒体中心优化《卫生与健康》健康教育类专题栏目,充实节目内容,丰富节目方式,积极开展健康县宣传推广,定期组织媒体培训和交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理念,宣传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为省级健康县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 各相关成员单位结合部门实际,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健康促进理念和策略的认识。
(八)开展监测评估督导
1. 使用全国统一的基线调查方案和工具开展基线调查。
2. 开展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的培训、督导和能力建设。邀请省、市卫生健康委及相关专家对我县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不断提高我县组织领导、政策开发、场所建设、环境改善、活动开展、媒体倡导、居民参与和满意程度等方面水平。
3. 完成省市县级联合开展的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效果评估工作。
4. 各部门单位定期梳理工作进展,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及时形成工作报告。卫生健康部门根据评估标准做好自我评价和经验总结,编写我县年度人群健康状况及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5. 对健康村(社区)、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开展考核、命名和表彰。
四、工作职责
(一)共性职责:全面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结合部门职能(单位职责)和工作实际,制定本部门(单位)健康促进的公共政策,制定健康县建设工作配套实施方案。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行业本领域健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网络和相应工作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开展控烟工作,室内公共场所、办公服务场所全面禁烟。开展健康机关建设,落实工间操等活动形式,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扎实开展干部职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政治心态健康、道德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切实保障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开展行业宣传,营造省级健康县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积极完成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个性职责:见附件3。
五、时间安排
按照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安排,2022年8月份启动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两年为一个周期,共分为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22年8月—2022年12月)。建立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机制,成立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怀远县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健康县建设工作承诺书》,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任务,组织召开全县创建动员大会暨专题培训会议,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开展基线调查,确定优先领域和工作重点。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阶段(2023年1月—2023年8月)。研究制定适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工作能力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制定多部门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建设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促进场所,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重点人群开展多部门联合行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强化监督指导。各级各部门单位扎实开展系列建设活动,落实各项建设措施,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建立完善建设工作成员单位定期会议和督导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对照标准开展自查自纠,完善各类工作要求,整理建档相关资料,确保各项指标达到省级健康县建设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建设效果评估,提交评估资料,完成评估报告,迎接省市专家组验收评估。
第四阶段:省市评估阶段(2024年1月-2024年6月)。
2024年4月30日前,市级评估组,对照健康县(区)评估标准开展健康县(区)工作评估,复核开展健康县(区)评估人群调查,复核健康县(区)信息报表,完成评估报告,提炼推荐健康县(区)典型案例。
2024年6月30日前,省级评估组,对照健康县(区)评估标准开展健康县(区)工作评估,复核开展健康县(区)评估人群调查,复核健康县(区)信息报表,完成评估报告,提炼推荐健康县(区)典型案例,全面总结创建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困难,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成员单位要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细化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能,建立工作台帐,落实销号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广泛宣传省级健康县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和增强干部职工、辖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凝聚工作合力,提高全县居民的健康意识、文明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各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对省级健康县建设的亮点、重点、难点和群众关切、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各主要公共场所、人口密集地带要设立户外广告宣传牌或利用户外电子屏幕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各乡镇、村(社区)要充分发挥现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的主阵地作用,营造健康促进工作良好氛围。
(三)加强考核,确保落实。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按照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创建标准要求,细化分解建设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强化监督考核,将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和重点督查内容。
附件:1、怀远县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怀远县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
3、怀远县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附件1
怀远县省级健康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组 长:高东升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王 岂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赵瑞冲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姚荣江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编办主任
杨亚非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耿 斌 县卫生健康委主任
马 建 县直机关工委书记
沈 杨 县发展改革委主任
刘纪春 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邹晓磊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王志松 县民政局局长
朱咏君 县财政局局长
丁秀好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刘明友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
常兆武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宋玉萍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高士东 县水利局局长
葛树学 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刘 冰 县城市管理局局长
常 凯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刘维新 县医疗保障局局长
潘复生 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屠 伟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杨 光 县总工会党组书记
陈晓旭 团县委书记
廖恒娥 县妇联主席
周轶群 荆山镇镇长
王洪响 榴城镇镇长
何 晋 白莲坡镇镇长
马士龙 常坟镇镇长
谭志水 唐集镇镇长
高明伍 万福镇镇长
张国斌 兰桥镇镇长
王岩峰 徐圩乡乡长
周家波 龙亢镇镇长
纪学勤 河溜镇镇长
陈 涛 淝南镇镇长
黄国贤 褚集镇镇长
汤瑞瑞 双桥集镇镇长
邵 磊 淝河镇镇长
李世光 古城镇镇长
肖 坡 包集镇人大主席
尚 鹏 陈集镇镇长
王大力 魏庄镇镇长
黄树军 龙亢农场总经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健康委,耿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发生变化的由各单位接替职务的人员自动更换,不再另行发文。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作为创建工作联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