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D01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6-30 13:09 来源: 怀远县教育体育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杨兰兰委员

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由于学习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家庭的各种因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其它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育体育局十分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们已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和课程计划中,通过选修、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通过采取措施和活动的开展,我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客观上,全县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校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方案,迅速动员,迅速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工作措施抓细、抓实、抓到位,确保取得实效。

二、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教师要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 配齐配足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体育局配备心理学专业专职教研员,教研员发挥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保障作用。学校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各局属学校乡镇学区至少配备1名专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目前没有专门编制的情况下,从学校总编制中调剂解决。教育体育按照文件要求,在统筹各学校教师招聘工作时,要优先安排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的招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初任教师必须具备),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可从高校心理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中聘,力争五年内全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合格率达100%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积极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除了国培外,每年度要举办至少一期全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的科学性;每年度开展至少一期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的线上网络培训。每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少于 10 课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切实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心育能力和水平。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各校要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班团队会主渠道作用,落实中小学班级每两周不少于1节心理课的课时要求,保证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课时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系统指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及竞赛活动

每年度都要开展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立项和研究工作;持续举行常态化的全心理健康教育教研课比赛活动开展心理剧、心理微课、心理优质课、心理案例、心理漫画、心理手抄报等各类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

六、加强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

心理咨询(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学校要按《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建心理咨询(辅导)室,保证软硬件设施配置齐全,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拓展功能区域,实施心理健康测评、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等职能。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有一般心理问题或产生重大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给予辅导或者转介到相关心理门诊进行治疗。

七、加强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1.学生心理排查工作常态化。学校定期通过观察、问卷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按照一生一档的原则,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中小学全面建立班级、年、学校三级预警体系,加强春季、入学季、考试季、毕业季等特殊节点特殊群体的心理危机排查,确保及时发现、妥善应对、适时转介的措施到位。

2.重点帮扶和疏导特殊群体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档案的更新,科学识别心理高危学生。重点关注单亲、留守、离异、亲人病故、患病、遭遇校园欺凌等学生,对高危学生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必要时建议家长转介到医院心理门诊进行治疗。

3.加强重点高危学生心理干预工作。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方案,防止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

八、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1.建立家长学校。学校要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常态化培训,通过家长学校开设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建设全县家庭教育资源库。组织全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开发家庭教育微视频资源库,积极实施家庭教育科普宣传活动。

3.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利用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健康咨询师专业团队力量,开展线上和线下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九、健全心理健康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完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

1.加快县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建设。县教育体育局将联合县卫健委组织心理健康专家成立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专业优势,科学指导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组织我开通面向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咨询专线,并建立跟踪登记制度,及时为有需要的师生提供心理咨询,化解心理危机。

  2.统筹学生心理辅导资源。依托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组建全县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实现电话咨询、线上沟通与线下面询等方式相结合,扩大以县为主体的心理服务热线覆盖率,提高师生、家长对热线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3.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机制。各校要对心理障碍和心理高危的学生建档登记,并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安排专人采取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方式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其家长,并按有关规定转介给医疗机构进行诊治。由县教育体育局和卫健委牵头,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的校园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机制,畅通学校与当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学生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是一项教育工作,也是一项社会工作。我们将积极履行职责,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实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中小学生成长成才。

 

办复类别:B

人:肖和辉

联系电话:0552-8019885

 

 

20236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