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后评估工作有关情况报告
根据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要求,现将我委对《怀远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后评估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怀远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怀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服务业突破战略”,开展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的具体体现。我县全面优化县域服务业空间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构建“7+4”服务业体系,为全面建设“美丽怀远、创新怀远、生态怀远、幸福怀远”提供强有力支撑。
“十四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省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围绕“十四五”服务业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服务业强省等战略部署,强化经济运行调度、重大项目推进、主导产业培育等工作,全县服务业主要指标呈现固稳攀升态势,为全面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实施效果
2022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99.5亿元,增长4.0%,增速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前三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6.3亿元,增长6.2%,增速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
1.服务业市场主体保持稳定增长。加强服务业项目谋划推进,常态化开展经济运行调度、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制定了怀远县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 2022-2025年)。强化企业培育,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入统”,建立“四上”企业培育入库长效机制。目前在库规上服务业企业45家。
2.推进落实服务业稳经济各项政策。统筹疫情防控和服务业发展工作,确保上级出台的各项政策在怀远落地见效。完善差异化纾困解难政策,认真落实上级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经济接续一揽子政策措施等,通过减免税费、奖补资金等措施,支持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特殊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贯彻落实蚌埠市产业扶持政策(发改委服务业部分)政策资金,先后支持神通物联网、千里马人力、伯乐人力、荆山公墓、利天人力、联动信息等,2023年发放奖补资金75万元。
3.物流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建立了供应链和现代物流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谋划建设怀远县大禹智慧物流园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融资需求10亿元。位于荆山镇荆山南麓,占地面积约400亩,建成后将成为立足蚌埠、服务皖北、辐射长三角,集物流信息、仓储配送、物流中转、车辆调度、金融办公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推进在建项目恩远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早日投产,项目总投资1.86亿元,占地100亩,项目通过整合“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资源,实现统一分拣配送、统一调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配中心将引进目前先进的智能分拣设备,日均分拣量可达到20万件。
4.文旅文创融合百花齐放。一是着重打造品牌,提升旅游知名度。全县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旅游景区1个,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1个,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四星级饭店1家,省级星级农家乐9家,省级旅游商品示范企业2家,市级研学旅行基地6家。二是培育打造新业态,助力旅游多元化。打造工业旅游,依托亚太石榴酒有限公司石榴种植基地的资源优势,结合公司大型全自动石榴初加工生产线、石榴酒生产流水线、石榴罐群以及石榴文化参观通道,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通过游客的参观、品酒等体验活动,让游客了解石榴酒酿造工艺,品味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体验工业之美。三是创作文艺精品,助推文旅融合发展。以乡村文化振兴和脱贫攻坚为背景,以石榴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为主题,创作的泗州戏小戏《欠条》,荣获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金奖,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泗州戏小戏《欠条》和器乐《石榴熟了》分别入选第三届安徽省“群星奖”音乐门类和戏剧门类大赛获奖作品。
三、相关建议
1.支持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谋划建设大禹智慧物流园、怀远县经济开发区智慧农贸中心等现代物流业项目,支持恩远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设,提升冷藏保鲜服务能力,支持冷链服务进农村发展。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保持全县快递业快速增长。支持金融产业发展,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能力。
2.支持生活性服务业恢复发展。围绕大禹文化,进一步丰富沉浸式文旅产品,推出文化演绎体验项目。支持农村文化旅游市场发展,实施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加快培育品牌消费集聚区,引导高端消费加快回流,加快网络零售创新迭代,拓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
3.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构建新型服务业发展平台,围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软件、商务服务、电子商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贸流通、养老育幼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服务业产业园区,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公共服务,增强园区综合竞争能力。推动新服务企业“个转企”“小升规”“弱变强”,壮大规模(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群体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