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怀远县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

发布时间:2024-11-26 10:26 来源: 怀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量:145 【字号:   打印

发布主题:怀远县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发布地点:住建局3楼大会议室

发布人:江溪潭(县住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主持人:单玉发(县住建局项目办负责人)

参加媒体:怀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单位:怀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同志们、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怀远县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主要内容。

第一项:怀远县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情况

2024年怀远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包含怡人小区片区、三中宿舍、水利小区、广厦步行街、公路局宿舍、顺河小区片区、农资宿舍、农行宿舍8个老旧小区片区共计23个小区进行整治改造,本次整治改造总建筑面积约为15.31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105户,投资估算8407.5万元。

2024年4月完成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招标工作,施工单位已于6月5日进场施工,目前23个小区已全面完工。

第二项:由媒体朋友们进行现场提问

1、我们主管部门如何筹措老旧小区改造保障资金?

老旧小区点多面广,改造需求多,资金缺口大,需要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支持。自2016年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逐年安排补助资金,共下达3亿多元。地方政府通过安排财政预算、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落实财政支出责任。

二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各地积极盘活存量房屋、土地资源,吸引经营主体投资,配建居民最需要的停车、充电、养老、托育、助餐、便利店等各类设施,经营主体通过便民设施运营等逐步收回投资。

三是动员居民出资。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积极推动居民落实产权人出资责任,具体通过直接出资、使用(补建、续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让渡小区公共收益、捐资捐物、投工投劳等方式支持改造。

2、请问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一是群众工作协调难度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人员较广,意见很难统一,而且老旧小区居民大多数是老年人,思想工作难度较大,协调工作非常难,如:部分居民把老旧小区改造看作是彻底改造小区面貌的唯一机会,要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所有问题,诉求过高等。

二是改造协调难度大。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齐全、缺失等情况较为普遍,如:以我为例,许多老旧小区由于历史原因,燃气、供电、供水设施落后,需要改建或重建;全污水主管网没有布局完成,有时污水管网找不到入口;空中网线乱象严重,牵涉的条管单位多,协调难,且成本大;老城区多数为改制企业生活区和开放式小区,由于历史原因,乱搭建现象较多、拆迁难度大等。

三是长效管理养护难。老旧小区往往存在无物业管理、无维修管养经费的问题,客观造成了改造后反弹较大,浪费了资金,成果难以长期保持

四是资金筹措困难,近两年财政吃紧,我局已积极申请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国家专项债和发改委补助资金。保证资金到位。

 

3、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幸福工程,我们县里后续有没有实施的计划?

在摸清现状老旧小区基本情况后,对照城市规划,结合财政承受能力,我们县编制了2021年-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建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统筹安排老旧小区改造时序、类型。按照规划,2025年我局将完成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4、老旧小区改造后续工作是怎么安排的

居乐业是百姓最朴素的幸福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里的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可能会老化,需要更新改造;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自己居住的房子、小区会产生很多新的需求,比如隔音、智能、绿色、无障碍等等,都需要进行改造提升。没有改造过的小区,以后可能会产生改造需求;即使是已经改造过的小区,以后也可能产生新的改造需求。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牢牢抓住“安居”这个人民群众幸福的基点,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房子为基础,抓好房屋体检、房屋保险、房屋养老金三项制度试点,持续推进老房子、老小区、老社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这项工作要下“绣花功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作为城市更新行动重要内容,老旧小区改造深受各界关注。新华社采访发现,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决策过程公众参与,建设效果百姓评判,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老旧小区改造就会大有可为。

在城市更新中,老旧小区改造与百姓关系最密切。“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按部署,“十四五”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需改造的要力争基本完成改造。动土施工、穿墙打洞,直接影响百姓起居,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公众参与、改造效果百姓评判、建设成果人民共享。要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协调各方利益,打消各方顾虑。既要走家串巷、上门入户征求意见,又要利用社区微信群等手段,确保群众全程参与;既要依法办事,又要通情达理。老楼房加电梯等工作,要从维护邻里和谐出发,努力做到让全体业主达成共识。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社区民生,也事关高质量发展。改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既提高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可以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拉动内需、激活消费。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可以避免政府“大包大揽”“一改了之”,有利于改造后小区可持续运转,从整体上激活老旧社区经济社会活力。

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建设需要最广泛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小区、街区、城区要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空间要统筹。小区居民自身利益、小区利益、城市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都要统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

应该强调的是,各地很多老旧小区也是城市历史承载者。一巷一街,一门一窗,承载着新中国城市化几代人胼手胝足的记忆,要尽量保护老社区的历史文脉,不搞大拆大建。要科学规划、精细施工,以“绣花功夫”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留住家园情感。

 

各位记者朋友,如果没有其它问题,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