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043524/202303-00040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公民,DOC
内容分类: 决策落实 发布日期: 2023-03-28 11:00
发布机构: 怀远县应急局 成文日期: 2023-03-28
来源单位: 怀远县应急局 性: 有效
名  称: 怀远县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文  号: 词: 怀远县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怀远县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3-03-28 11:00信息来源:怀远县应急局 浏览量:

怀远县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防办、省、防办工作要求和省、市水利建设暨防汛抗旱会议精神,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以提升防汛抗旱组织指挥、风险防控、应急保障、基层应急四个能力为主线,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目标,结合我实际,现制定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如下。

一、提升组织指挥能力

1.贯通防汛抗旱指挥体系。按照上下对应的原则,调整完善县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有防汛抗旱任务的乡镇(街道)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充实各级防办专业人员,与辖区防汛抗旱任务相适应,定岗定责,确保有名有实。完善城区防洪排涝指挥体系,并明确指挥机构具体职责和相关部门工作分工。(责任单位:防办、各乡镇防指,城市管理局,4月底前完成)

2.增强指挥部指挥功能。推进县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应急防指)积极配合省防汛抗旱三大系统建设,系统接入防办,应用到乡、村级防汛责任人(责任单位:水利局、防办、各乡镇防指,4月底前完成)。建立联合值守、会商、指挥机制,组建防指专家组(责任单位:防办、各乡镇防指4月底前完成)检查维护雨情、水情、墒情、图像监视和基层监测预警设备、信息传输网络等,确保信息采集准确、传输通畅、同级共享。(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旅游局、应急局、城市管理局、气象局,4月底前完成)

3.落实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县乡防汛抗旱逐级包保机制,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包保责任人、防洪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以及地质灾害威胁区、低洼易涝区等高风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网格责任人。落实地下空间、在建工地基坑等高风险部位管理单位防汛责任人(责任单位:防办、各乡镇防指,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局,4月底前完成)明确各级防汛包保责任人、防洪工程行政责任人、网格责任人等防汛责任人职责。(责任单位:防办各乡镇防指,4月底前完成

4.开展培训和演练。按照县级培训乡村、乡级培训村组的原则,开展指挥长、防办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抢险救援队伍负责人以及防汛责任人、查险抢险人员等防汛知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县级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实战演练或桌面推演等,暴雨洪涝易发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至少组织防汛责任人、群众开展1次实战演练。(责任单位:防办、各乡镇防指5月底前完成)

5.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根据新修订印发的省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县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制定突发重大险情应急抢险预案,根据省示范文本推动组织修编乡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责任单位:县防办、各乡镇防指,4月底前完成)。开展全县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制订(责任单位:县水利局。修订完善城区防洪排涝应急预案(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局,4月底前完成)。修订完善级消防救援队伍《洪涝灾害应急救援预案》(责任单位:消防救援队,4月底前完成)

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6.落实工程度汛措施。组织开展河道、堤防、闸站等防洪排涝工程和城市易涝点隐患排查整治,对汛前难以完成整治的,落实责任人和度汛措施。指导督促完成堤防开口子工程复堤复坝,加强在建涉水工程监管,清除河道阻水围堰、恢复堤防断面,跨汛期施工工程制定安全度汛预案。(责任单位:水利局、城市管理局、各乡镇防指,4月底前完成)

7.加强风险隐患排查。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高陡边坡、危旧房屋、河道堤防、重要水利工程、低洼易涝区(点)、涉山涉水旅游景区(景点、农家乐)、在建工地、沿河道路、桥梁、渡口、地下空间、下沉式建筑等进行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清单,一点一策落实管控措施,强化与气象预警联动。对可能受暴雨洪涝威胁的人群进行重点排查,逐一确定需要转移对象,建立台账报县级防指备案。(责任单位:各乡镇防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旅游局、城市管理局,4月底前完成)

8.推进风险精准化管理。在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试点开展风险隐患一张图绘制,明确风险等级、威胁对象、管控责任、管控措施、预警条件,推进风险隐患精准化管理和智能化研判、管控。(责任单位:防办、各乡镇防指

9.提升短临预报预警能力。加密监测站网,优化测报方式和方案,进一步提升灾害短临预报预警能力。细化暴雨、山洪、地质灾害、内涝短临预警颗粒度,提高精准度。规范各类预警发布,畅通应急广播、手机短信等预警发布渠道,推动预警信息直达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责任单位:气象局、经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文化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应急局城市管理局各乡镇防指)。县、乡分级建立预警叫应机制,明确叫应内容、条件、部门、方式、时效和被叫应责任人、反馈要求等。(责任单位:防办、各乡镇防指4月底前完成)

10.强化预警和响应衔接。组织、指导、督促易受暴雨洪涝威胁的学校、养老机构、福利机构、医院、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单位、航道管理单位、运输船只、渔船、渡船、旅游景区、工矿企业等明确预警接收渠道,落实关、停、撤、转响应措施与暴雨、洪水、台风高等级预警联动机制,增强刚性约束。(责任单位:民政局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县应急局、县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四大队,各乡镇防指

三、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11.推进抢险救援队伍提质增效。联合人武、公安开展防汛勘察,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预留兵力。持续推进消防救援队伍防汛抢险救援能力建设。选择一批人员相对固定、能力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防汛抢险专业队伍、社会应急力量、基层应急队伍、抗洪抢险民兵应急连,根据辖区险情灾情特点,有针对性加强装备配备和技能训练,培育打造处置不同突发险情灾情的尖刀和拳头力量,提升队伍荣誉感。摸排掌握汛期可供紧急调用、具备一定抢险能力的施工队伍以及社会应急力量,健全调用机制。汛前组建群众性巡堤查险队伍并登记造册。(责任单位:应急县人武部、县公安局消防救援队,各乡镇防指

12.增强防汛抗旱物资保障。分级摸清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情况,掌握底数。根据近年来抗洪抢险救援、抗旱供水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增储、更新物资,在重要防洪工程险工险段、交通不便地区适当前置。落实物资储备库(点)责任人、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等调运保障措施。掌握辖区防汛抗旱物资产能,对易耗物资、大型装备等积极开展协议和产能储备、政府购买服务。(责任单位:应急局水利局各乡镇防指4月底前完成)

13.提高队伍和物资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防汛抗旱三大系统,绘制全防汛抗旱物资一张图和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张图,实现队伍和物资精准化管理。责任单位:应急局水利局各乡镇防指5月底前完成)

四、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14.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根据省防指《关于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7月底前完成荆山、常坟、白莲坡3个乡镇试点建设。制定防汛重点乡镇(街道)名录。(责任单位:防办,荆山镇、常坟镇、白莲坡镇

15.深入开展防汛知识宣传。通过报、网、台、微相结合的融媒体宣传手段,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范围的防汛宣传,增强社会公众风险意识。组织发放地质灾害防御明白卡,建设风险宣传栏,便于群众知晓洪涝风险点、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责任单位:防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气象局,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防指

五、全力应对水旱灾害

16.加强汛前督导检查。对汛前各项准备工作至少组织开展1次综合检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演练、查物资、查通信,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清单,跟踪督促整改。(责任单位:防办、各乡镇防指4月底前完成)

17.科学会商研判。密切关注天气和雨水情、旱情发展变化,快速发布预警信息,滚动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动态安排部署防范应对措施,跟踪督促落实反馈。严格执行关键时段领导坐镇指挥制度,强化各级防指统一指挥、上下协调联动。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创造良好抗洪抢险、抗旱供水环境。(责任单位:防办、防指相关成员单位,各乡镇防指

18.及时处置突发险情灾情。针对重大险情灾情,快速组建现场指挥部,加强前后方联动,第一时间组织危险区人员转移,确保人员安全。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和专业抢险队伍作用,确保重要工程设施安全。(责任单位:防办、水利防指相关成员单位,各乡镇防指

19.加强灾后总结评估。及时对灾害防范应对过程进行复盘总结评估,有针对性查缺补漏,做到打一仗、进一步。加强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对责任落实到位、风险管控有效、险情处置及时的单位、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的,及时依法依规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给予通报批评,视情予以责任追究。(责任单位:防办、各乡镇防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