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集镇关于印发《唐集镇“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唐集镇“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八个不准,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田长制的意见》(皖发〔2021〕23号)、怀远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强化主体责任完善网格化土地监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怀政秘〔2021〕26号)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促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到今年年底,建立乡、村二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新机制。到2025年底,田长制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确保完成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目标任务。
二、组织形式、工作职责与工作机制
(一)组织形式
镇级设立总田长、副总田长和田长,村级设立田长和网格员、信息员。
镇级总田长分别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副总田长由镇党委副书记和镇政府分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担任。镇级田长由镇党委和政府负责(包片)同志担任,以村为单元,明确责任区域。
村级田长由村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网格员由村两委成员担任,以村民小组或划定的片区为单元,明确责任区域。信息员由村民小组党小组组长担任。
镇田长制办公室设在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分管自然资源和规划、分管经管站、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相关村为成员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经管站、农技站、村镇规划办负责同志为办公室成员。人员配备4名,由镇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管站、农技站、村镇规划办各抽调1名工作人员专人负责。各村相应设立田长制网格员,由我镇网格化巡查人员兼任网格信息员。
(二)工作职责
镇级总田长、副总田长、田长负责本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工作,指导村级田长制工作,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和管护队伍,组织开展耕地日常巡查、检查历年来土地复垦项目区耕地动态,制止违法用地和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落实对各类涉及耕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改。
村级田长负责本村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工作,督促耕地承包经营权人或流转经营主体履行约定、合理种植规定的农作物,督促网格员按网格化管理规定履行巡查、管护责任。组织开展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防止发生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以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
网格员、信息员负责村民小组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开展日常巡查,对耕地及生产配套设施进行管护,及时发现、制止、报告非法占用破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管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界桩等保护标示;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镇、村级田长制办公室负责处理田长制日常事务,草拟配套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指导、监督、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抓好培训,承办相关会议、工作汇报、信息报送等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三)工作机制
1.会议调度制度。镇总田长每年至少召开4次调度会,镇副总田长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
2.督查考核制度。镇级总田长每月至少开展1次巡查,村级田长每周至少开展2次巡查,网格员、信息员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适时巡查守护,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怀远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强化主体责任完善网格化土地监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怀政秘〔2021〕26号)规定,开展网格运行。
3.激励奖惩制度。各级田长制办公室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田长制相关工作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镇级田长制办公室对成绩突出的,予以通报;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突出的村进行约谈。对严重失职渎职的,由相关部门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3.信息报送制度。村级田长制办公室每半年将本年度田长制工作落实情况报镇级田长制办公室,镇级田长制办公室适时总结全镇田长制工作,报告县级田长制办公室。村级田长制办公室要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加强工作交流,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工作形势,及时呈报镇级田长审阅。
三、主要任务
(一)严格规划管控。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管控目标,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做好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上图入库工作,建立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部门共享数据库。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用地项目、增减挂钩项目和耕地质量提升为抓手,稳定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逐步形成“百亩园、千亩方、万亩片”格局。
(二)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强化耕地保护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六个严禁”要求,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有序实施新增耕地项目和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强化后期管护,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统筹生态建设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依法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将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土地复垦区新增的耕地和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等优先纳入储备区管理。
(三)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坚持耕地利用优先序,将耕地优先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不得擅自调整粮食生产功能区,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种植和养殖设施,不得违规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不得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加强耕地撂荒监测,强化政策引导,督促恢复耕种。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严防擅自改变耕地种植结构、用途。
(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五)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和旱改水改造治理区等为重点,综合利用农业项目工程、生物、农艺和农机等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保护水平。结合水系联通工程,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改造(旱改水)项目。
(六)加强信息公开。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显著位置设立统一规范的公示标牌和保护标识,明示范围,公开田长名单和责任事项,接受社会监督。各级田长制办公室负责本级的公示标牌和保护标识设立。建立耕地保护信息发布平台,加强田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
(七)加强信息化监管。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农田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平台,监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利用变化情况。优化监管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八)严格耕地保护监管。加强日常巡查监管,运用耕地卫片监管、卫片执法检查等手段,对乱占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和非粮化行为的,及时预警,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部署动员阶段(11月底前)。制定镇级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田长制工作机构,明确各级总田长、田长职责,落实责任区域。推进村级田长制的建立,明确各级田长(网格员、信息员)工作职责和责任区域,初步建立相关配套制度。
第二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2月底前)。镇田长制办公室组织各村田长制办公室对本辖区内田长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对各村田长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形成报告,报县级田长制办公室。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是推行田长制的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制定本级田长制实施方案,落实党政同责,建立协调联动、支撑有力的保障体系。要明确承担田长制办公室工作的机构及责任人员,保障田长制工作顺利实施。
(二)严格考核监督。将田长制执行情况纳入党支部和两委干部综合考核、村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镇级田长制办公室对各村田长制执行情况、田长履职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严格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建立体现耕地数量真实和质量可靠的清单管理制度,做到离任交清单、接任接清单。
(三)加大资金支持。统筹安排土地复垦项目结余资金及有关涉农资金加大支持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的投入。制定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及资金管理办法,以耕地保护为核心,以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为目标,合理、有序推进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四)强化宣传引导。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展田长制工作宣传,向各村群众公布田长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营造全民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环境。
附件:1.镇级田长名单和责任村(单位)
2.镇级田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和工作职责
3.村级田长、网格员及信息员名单
4.村级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5.村级网格信息员职责
附件1
镇级田长名单和责任村(单位)
田 长: 尚元泰 谭志水
副田长: 张友付 周家波 陈为泰 胡 伟
责任村: 张友付 唐集村 山后村
周家波 骑龙村 汪街村
赵树明 黄圩村 华光村
刘 贺 潘集村 何巷村
刘新如 牛圩村 计集村
郑 磊 赵圩村
候虎勇 耿集村 杨村村
耿荣英 石庙村 李圩村
胡 伟 李桥村 朱疃村
赵 毅 山前村
陈为泰 翟陈村
潘 磊 路庙村 武杨村
耿道义 平阿山林场
附件2
镇级田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和工作职责
镇组织部:将考核结果作为村两委干部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
镇宣传部:指导田长制相关宣传和社会舆论引导等工作。
镇办公室:服务党委和政府谋划和推动全镇田长制改革工作,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镇司法所:推进违法占用耕地类行政非诉执行案件执结,推动审执分立。支持各村及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各种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严厉打击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提升土地执法查处效率,推动检察公益诉讼、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支持推进土地执法查处工作。加强耕地保护法治宣传,促进耕地保护法治建设。
镇派出所:依法调查涉嫌违法占用破坏耕地刑事案件,依法打击涉地违法占用耕地犯罪行为。
镇财政所: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研究制定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及资金管理办法,促进耕地保护制度落实。
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林业站):承担镇级田长制办公室日常工作,加强与镇级田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和各村田长制办公室协调。配合制定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及资金管理办法,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强化耕地保护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建设行为等。指导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展督查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等相关工作。
县生态环境局:依法查处向农田排放重金属或含量超标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违法行为。
县交通运输局:参与督查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工作,指导公路、水运建设项目集约节约用地。
镇经管站、农技站:协同做好镇级田长制办公室工作,加强与镇级田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和各村田长制办公室联系。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和利用,争取上级预算内投资,支持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新建住宅监管、违法用地查处,提升耕地质量等工作。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会同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等部门共同落实设施农业用地长效监管机制,严防“大棚房”问题反弹。
镇水利站:组织开展灌排工程建设与改造,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水利支撑,指导水利工程项目集约节约用地。
附件3
村级田长、网格员及信息员名单 |
||||
村名 |
田长 |
网格员 |
信息员 |
负责区域 |
翟陈 |
汪 苹 |
欧明兵 |
欧明兵 |
后欧组,圩里组 |
郭 雷 |
郭 雷 |
庙东组,大连组 |
||
张燕芳 |
张燕芳 |
湾中组,朱庄组 |
||
赵 讯 |
赵 讯 |
后赵组,前陈组 |
||
欧明龙 |
欧明龙 |
西陈组,翟陈组 |
||
赵 侠 |
赵 侠 |
东郭组,前洼组,西洼组 |
||
杨村 |
韦文侠 |
赵喜玲 |
赵喜玲 |
韦东组 韦中组 韦西组 |
陈万玉 |
陈万玉 |
陈东组 陈西组 王东组 王西组 |
||
陈 威 |
陈 威 |
巷东组 巷西组 焦东组 焦西组 |
||
陈家儒 |
陈家儒 |
沟南组 沟北组 |
||
张晶晶 |
张晶晶 |
圩里组 圩外组 前场组 东场组 后拐组 |
||
赵圩 |
陈宝安 |
陈 伟 |
陈 伟 |
乔庙组 |
陈 凤 |
陈 凤 |
张圩组 |
||
陈宝安 |
陈宝安 |
后常组 |
||
刘悦 |
刘悦 |
塘西组,塘南组 |
||
陈 健 |
陈 健 |
顾庄组,塘东组 |
||
赵 龙 |
赵 龙 |
朱湖组,前常组 |
||
计 杰 |
计 杰 |
赵圩组 |
||
李 飞 |
李 飞 |
李庄组,张庄组 |
||
潘集 |
刘言林 |
孙 光 |
孙 光 |
孙圩东组 |
孙 雷 |
孙 雷 |
河北组 |
||
林华美 |
林华美 |
孙圩西组、大郢组 |
||
孙金鑫 |
孙金鑫 |
潘集组、团结组 |
||
刘一超 |
刘一超 |
北刘组、南刘组 |
||
孙洪峰 |
孙洪峰 |
老庄东组 |
||
华光 |
赵怀清 |
陈国际 |
陈国际 |
新庄组、年拐组、沟湾组 |
张保玉 |
张保玉 |
张圩组、小圩组、山西组 |
||
张 飞 |
张 飞 |
东双组、西双组、门东组、双河组 |
||
赵祥生 |
赵祥生 |
江河组、山郢组、前桥组 |
||
陈 玉 |
陈 玉 |
后桥组、新建组 |
||
赵祥宝 |
赵祥宝 |
巷东组、巷西组、西一组、西三组 |
||
李桥 |
符布矿 |
常炳芹 |
常炳芹 |
圩里、圩后、圩拐 |
李志成 |
李志成 |
前李、大李、后李、巷东、黄庄、 |
||
陈 静 |
陈 静 |
庙后、沟东、沟西 |
||
符瑞祥 |
符瑞祥 |
东风、向阳、前进、常庄、小庄、 |
||
路庙 |
路 磊 |
计庆勇 |
计庆勇 |
大郢组 |
周平平 |
周平平 |
联合组、周庄组 |
||
周贵兵 |
周贵兵 |
北周组 |
||
路文益 |
路文益 |
路庙组 |
||
计松杰 |
计松杰 |
前郢组 |
||
何巷 |
王 社 |
何 虎 |
何 虎 |
何东组、香店组 |
程标 |
程标 |
方东组、兴王组 |
||
陈亚刚 |
陈亚刚 |
陈东组、朱何组 |
||
何友辉 |
何友辉 |
陈西组、何西组 |
||
陈素红 |
陈素红 |
李湖组、潘吴组 |
||
陈 振 |
陈 振 |
林护组,尹圩组 |
||
山后 |
常殿庆 |
陈科 |
陈科 |
陈二组.欧庄组 |
顾献宝 |
顾献宝 |
东顾组.西顾组 |
||
陈荣 |
陈荣 |
张庄组.后常组.前常组 |
||
陈治国 |
陈治国 |
陈一组.后陈组 |
||
常贺 |
常贺 |
桥东组.桥西组 |
||
计集 |
计 冲 |
计 娟 |
计 娟 |
前王组 |
王 豹 |
王 豹 |
后王组 |
||
计言言 |
计言言 |
前山西、后山西 |
||
王云云 |
王云云 |
张拐组 |
||
计龙龙 |
计龙龙 |
前巷组、后巷组 |
||
孙遥遥 |
孙遥遥 |
计南组、计北组 |
||
耿集 |
汪 梅 |
耿团 |
耿团 |
耿集组.前庄组.中郢组 |
耿进 |
汪耿进 |
大庄组.学西组 |
||
耿雪松 |
耿雪松 |
小庄组.塘东组.塘西组 |
||
赵秀玲 |
赵秀玲 |
刘庄组.圩里组 |
||
邓恒侠 |
邓恒侠 |
学后组 |
||
黄圩 |
李 勇 |
石 享 |
石 享 |
石庄片 |
李佩忠 |
李佩忠 |
黄谷片 |
||
李金华 |
李金华 |
李西片 |
||
赵燕玲 |
赵燕玲 |
黄圩片 |
||
王同堤 |
王同堤 |
欧王片 |
||
唐集 |
孙 海 |
唐计祥 |
唐计祥 |
一组、二组、三组 |
徐志伟 |
徐志伟 |
程庄组、史庄组 |
||
唐 旭 |
唐 旭 |
六组、七组 |
||
唐中林 |
唐中林 |
四组、五组 |
||
徐琼琼 |
徐琼琼 |
杨庄组、山东组 |
||
计雪琴 |
计雪琴 |
周庄组、孙庄组 |
||
李圩 |
朱楠楠 |
赵 敏 |
赵 敏 |
圩里、南场组 |
朱楠楠 |
朱楠楠 |
东朱、松林组 |
||
赵连军 |
赵连军 |
赵圩组 |
||
唐凯丽 |
唐凯丽 |
新东组 |
||
朱疃 |
张彩凤 |
赵汉杰 |
赵汉杰 |
街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中 |
朱永刚 |
朱永刚 |
新东、新西、老圩、王庄 |
||
朱 娜 |
朱 娜 |
双东、双西、后赵 |
||
戚金凤 |
戚金凤 |
冯东、冯西、耿东、耿西、前耿 |
||
石庙 |
赵恒亮 |
赵海峰 |
赵海峰 |
七队组、八队组 |
左林艳 |
左林艳 |
六队组 |
||
刘丽梅 |
刘丽梅 |
后东组、后西组 |
||
年芹芹 |
年芹芹 |
五队组 |
||
张曼玉 |
张曼玉 |
东队组、西队组 |
||
赵 赫 |
赵 赫 |
斜郢组、桥东组 |
||
李传兰 |
李传兰 |
前陈组、小庄组 |
||
李丽丽 |
李丽丽 |
李东组 |
||
牛圩 |
卢 灿 |
卢 虎 |
卢 虎 |
徐东组,徐西 |
李叶红 |
李叶红 |
塘一,沟东组 |
||
栗 俊 |
栗 俊 |
门南,门西,前牛组 |
||
牛 力 |
牛 力 |
牛东,牛西组 |
||
卢洪秀 |
卢洪秀 |
君王,徐圩 |
||
李永鸽 |
李永鸽 |
小台,沟西 |
||
武杨 |
刘 浩 |
武 猛 |
武 猛 |
武庄组 |
刘小娟 |
刘小娟 |
李庄组 |
||
杨春荣 |
杨春荣 |
杨庄组 |
||
李怀善 |
李怀善 |
李王组 |
||
李怀明 |
李怀明 |
西李组 |
||
汪街 |
谷 伟 |
汪 跃 |
汪 跃 |
圩南、圩东组 |
汪正周 |
汪正周 |
圩西、魏洼组 |
||
陈丽丽 |
陈丽丽 |
三、四、五组 |
||
汪国伟 |
汪国伟 |
巷东、巷西组 |
||
顾 桃 |
顾 桃 |
六、七组 |
||
谷环祥 |
谷环祥 |
陈王组 |
||
骑龙 |
陈国锋 |
陈国锋 |
陈国峰 |
兴隆组 西徐组 中李组 |
陈秀娟 |
陈秀娟 |
前进组 集东组 |
||
卢传龙 |
卢传龙 |
沟北组 集西组 骑龙组 塘东组 集南组 |
||
徐学影 |
徐学影 |
巷东组 巷西组 中心组 |
||
房芳芳 |
房芳芳 |
沟南组 沟东组 |
||
汪中辉 |
汪中辉 |
汪东组 汪西组 东钱组 |
||
徐凯 |
徐凯 |
徐东组 徐西组 徐中组 |
||
山前 |
王 静 |
徐小龙 |
徐小龙 |
刘元组、前徐组、英庄组、 |
王静 |
王静 |
关廷组、小顾组、前庄组 |
||
陈季民 |
陈季民 |
后东组、后西组、后中组、 |
||
陈功 |
陈功 |
圩东组、杅西组、 |
||
常正荣 |
常正荣 |
巷东组、巷西组、塘东组、塘西组、 |
||
陈和林 |
陈和林 |
太中组、太西组、太中组、 |
||
徐乐 |
徐乐 |
后庄组、巷东组、小山前组、 |
附件4
村级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村级田长制工作职责
主要任务在镇田长、副田长的指挥、督导、调度下,对责任范围内粮食生产、耕地保护动态巡查、耕地“非农化”、 耕地“非粮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秸秆禁烧、等实施全面综合管理的制度。各村要明确信息员包组细化到每一个地块,制定网格信息员职责。
村级田长要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一)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整治耕地抛荒及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各级“田长”要加强日常巡查,强化耕地保护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六个严禁”要求,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对利用水田种植经济作物、挖养鱼塘或占用耕地建房等耕地非粮化行为要及时制止。
(二)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因地制宜,重点抓好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综合利用,进一步强化秸秆禁烧镇村组三级巡察机制,加强宣传与巡查,严禁秸秆焚烧,确保辖区内耕地不点一把火,不黒一块田。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把实施“田长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耕地综合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任务到人,主动作为,狠抓落实。
(二)加强宣传引导。利用会议、标语、宣传栏、党员干部带头等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广泛发动、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环境,及时宣传管理动态、成效,介绍推广经验,提高“田长制”管理工作的社会参与度。
(三)加强协调配合。各村要建立健全人员和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工作保障机制,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要自觉服从“田长”的协调和管理,全力支持“田长制”工作的运行。要在村组与村组之间建立“田长”工作联系机制,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消除盲区,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田长”管理体系。
(四)加强督查考核。把“田长制”管理工作列入对各村、挂点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实行平时督查与年终考 核相结合,确保实效。平时,由镇田长制办公室组织不定期暗访,发现问题责令限时整改,整改不到位根据情节轻重扣除1-10分;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检查得分数与平时暗访扣除分数相结合,连续两次得分倒数第一名的村书记作表态性发言;年终考评得分由几次检查评比得分的平均分折算。按照考评结果,在全镇三级干部大会上表彰一、二、三等奖各1名,考评排位后两名的村在有关会议上作表态发言。
附件5
村级网格信息员职责
村级自然资源网格信息员的工作职责,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广泛宣传保护土地的重要性,增强珍惜土地的法律意识。
二是协助乡镇管理本村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对各类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搜集相关情况、证据,协助执法人员进行查处。
三是协助乡镇对本村村民宅基地及其它临时用地前期规划选址,受村民自愿委托,代理村民申报宅基地业务。
四是做好本村的自然资源信访及矛盾的调处工作,及时调处和化解矛盾,发现集体上访苗头,及时向乡镇政府报告。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