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次坐车途径怀远四桥的时候,在不经意间听到高德导航播报行程,“前方凤凰桥,通过大约3分钟......”。怀远有荆涂二山,有遍地石榴,还没听说过凤凰“大驾光临”,可能自幼好奇心较强,禁不住想对凤凰桥的由来一探究竟。
要说家乡美,还真不是一句空话。大美怀远,东有涂山古韵,西有荆山美景。从天而望,两山两水环绕,可谓山环水绕,林翠泉清,不得不说怀远犹如人间小蓬莱!翻看关于怀远的书籍,原来传说里凤凰真的来过,也真的有凤凰桥,而且与仙人吕洞宾有一段神奇渊源。
话说有那么一个晴朗的天,吕洞宾优哉游哉地在怀远大街小巷游玩,“一人巷,二仙桥,三皇庙,四眼井,五栋碑,六角亭......”面对如此美景,他留恋难舍,就在驾起祥云将要离开的那一刻,忽然想起一位卖唱艺人的话:”这怀远山清水秀好是好,就是进出城离不开渡船,涡河上有座桥就好了。”对呀!我何不在涡河上造座石拱桥呢?想到此处,吕洞宾手中的神剑一砍一挥,将一小山头甩到涡河岸边,瞬间变成一座气势宏伟的石拱桥。只见那桥的栏杆雕龙绘凤,光彩照目,人见人夸,甚至有人说比赵州桥不知好多少倍呢。从早到晚,桥上车水马龙,桥下千帆竞发。怀远通江达海,不是京都,胜似京都,撩得天上仙女也春心萌动,化作彩凤,飞临石桥,乐不思蜀。
俗话说:龙麟迭现有道之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凤凰栖落涡河石桥,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远在金銮殿上的皇帝闻之,认为凤凰乃神鸟,凤落人间必是自己治国盛明,天下太平所致,于是龙颜大悦,当即颁旨,年号“凤仪”,敕令涡河石桥为凤凰桥(民称“鸣凤桥”),七品怀远县令加官晋级升为四品。有诗云:“一桥通南北,双水济东西。长虹卧波上,曾有凤来仪(拜)。”从此凤凰桥名声远播,成为怀远八景之首。
传说总是美好,现实难免残忍。明朝末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群雄崛起,烽火连天。闯王李自成的兵马经凤凰桥三次攻陷怀远,县官老爷为保顶上乌纱帽,强令民众兵丁,扒了凤凰桥。怀远人思念“凤凰”,在桥北建起了“引凤街",在荆山开挖了“凤凰池”,在黉学院中盖起了“唤鸡(栖)楼”,盼望枯木逢春,凤凰栖落。然而,自毁桥拒“寇”,越清、民国几百余载,凤凰再也没有来仪。
其实,世上哪有什么凤凰,它不过是人们想象中的图腾。要想在涛涛涡河上再筑一座桥来,也只有在新中国才可能变为现实,才有可能让那位仙女移步“凤凰桥”。20世纪50年代,交通部组织苏鲁豫皖等六省造桥专家勘查设计,动员数千工匠战洪水、斗塌方,拼搏六个寒暑,一座民族风格的花岗岩石拱桥——涡河大桥飞越粼粼碧波之上。为了加快怀远经济社会发展,方便涡河两岸群众来往,碧波荡漾的涡河之上先后建起五座大桥,我想过不了多久,怀远城区可能还要兴建第六座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