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

发布日期:2021-09-15 15:14信息来源:怀远县人民政府浏览量: 【字体:  

泗州戏又称“拉魂腔”、“怡心调”,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据传,在清乾隆(1736--1795)年间,江苏省海州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他们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企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成为猎户腔。后经收集整理,不断丰富,就编出了具有简单人物故事的"小篇子"进行演唱,由于唱腔优美,听者不思饮食,赶场听看,好像魂被拉去,故被誉为"拉魂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在海州一带串门卖唱,发展为淮海戏;葛姓流浪于苏北、鲁南一带,发展为柳琴戏;而邱姓则在泗州一带传艺卖唱,由于是"串门卖唱",民间又称"拉魂腔"为"走股子",因为是 泗州的"拉魂腔",所以又称泗州戏。

和所有的民间小戏一样,早期的泗州戏表演形式非常简单。最初是一个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有明显的说唱和沿门乞讨的痕迹。后来发展为有八、九个人合作的小戏班。有所谓"七忙八不忙,九个人看戏房"的说法早期的演出以柳叶琴、俗称"土琵琶",外带梆子、小锣伴奏。以"帮腔"弥补音乐气氛的单调。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才有固定班社的剧场演出。老艺人徐步俊、魏月华、马兰玉等人进入皖北交通枢纽城市蚌埠的演出,一般视为是泗州戏的正式进城。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泗县、灵璧、五河、凤阳曾组织泗州戏艺人排练了《全家抗日》、《打濠城》、《打泗州》等一批密切联系抗日斗争现实的小剧目。这些经历使得泗州戏的表演更加生活化、自然化。1954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以《拾棉花》、《打干棒》、《拦马》和《结婚之前》四个剧目到会参演。其中,生活小戏《拾棉花》因其浓郁的喜剧色彩和生活情趣而备受欢迎。这一次的华东汇演,推出了泗州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担纲演员李宝琴、霍桂霞、周凤云等。

李宝琴可以说是泗州戏的代表人物。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进入淮光剧场之后,只要海报上出现她的名字,观众肯定爆满。十里八乡的农民为了一张戏票,干脆带着干粮,卷着铺盖,头一天赶来排队买票。“文革”时,她下放泗县,真是如鱼得水,公社干部社员,要排队请她吃饭演出。甚至连开个会,也要先打出她演出的旗号,保证人员到场。而霍桂霞则以自己悠扬洪亮的唱功,赢得更多的戏迷。“拉魂腔,拉魂腔,不怕我不听,就怕你不唱”,这就是对她最高的赞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隔半个多世纪,在蚌埠周边的农村,泗州戏仍然最受欢迎。每到过年或逢集赶会,上年纪的老人们,还是早早坐在台下,细心倾听着那牵魂绕梦的拉魂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