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怀远县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0-11-24 09:32 来源: 怀远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加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既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也是学前教育公益性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和使用,使住宅小区居民适龄子女就近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安徽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并结合我县实际,拟定本办法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在文稿起草过程中,坚持依法依规原则,注重务求实效,将制定文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力求相关内容细化具体,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对我县进一步加强对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办好学前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办法》参照《蚌埠市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征求相关县直部门及各乡镇共23家单位的意见,按照各单位反馈意见以及合法性审核,修改完成了《办法》的编制,并报请县政府批准印发。

四、工作目标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规范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健全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使用管理体制,保障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有效利用,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均衡发展的优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五、主要任务

一是明确幼儿园建设规模、用地面积等技术指标6班幼儿园,用地面积为440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为24.4平方米;9班幼儿园,用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为22.2平方米;12班幼儿园,用地面积为680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为18.9平方米;15班幼儿园,用地面积为8500,生均用地面积为18.9平方米。上述指标均为下限控制。

二是明确收费要求和标准。新建住宅小区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或住户1500户以上的,采用小区配套建设模式。县规划部门在出具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条件中,要明确配套幼儿园建设主体为住宅小区开发单位,建成后无偿移交辖区政府。未达到上述规模的,采用单独建设模式。开发单位按照新建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15/平方米(参照《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标准缴纳幼儿园配套建设资金。

三是明确产权所属和移交问题。土地招拍挂公告中应明确幼儿园项目无偿移交人民政府的各项要求,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订立专门条款。竣工规划条件核实完成后,开发建设单位在30天内提交书面移交报告和移交资料。开发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合格之日60天内配合做好权籍调查、宗地分割等工作,并和幼儿园或所属教育部门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关政府部门批复等证明材料共同向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办理转移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将此不动产权登记在学校或所属教育部门名下。

六、创新举措

    结合最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等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保障措施,强化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了联审联管,形成工作合力,不断规范怀远县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

七、保障措施

(一)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用地,其供地方式与住宅小区供地方式一致,单独建设非盈利性幼儿园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应,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其使用性质;配套幼儿园属于公共教育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改或闲置,不得以出租、出售、转让、抵押等方式改变用途。擅自改变幼儿园使用性质和用途的,由县政府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由县政府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并恢复幼儿园使用性质和用途。

(二)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未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的,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会同行政执法部门督促其整改。未按本办法移交配套幼儿园的,由县政府安排教育、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督促及时移交。

(三)住宅小区按规划条件、土地出让合同和规划许可内容的规定核实验收,未按照规定配建幼儿园和审定方案实施的或未与当期住宅建设项目同步建成的,对该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不予验收。

(四)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新建居住区和旧区改造中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加强沟通协调,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移交、办证、管理、使用、收费等规定,理顺管理机制、严格管理。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怀远县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开展督查确保怀远县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规范有序。

九、解读咨询渠道

解读部门:怀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解读人:张晓峰    

联系方式:821381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