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043524/202204-00032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其他
内容分类: 数据发布 发布日期: 2022-04-26 11:23
发布机构: 怀远县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2-04-13
来源单位: 怀远县统计局 性: 有效
名  称: 2021年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  号: 词: 2021年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22-04-26 11:23信息来源:怀远县统计局 浏览量: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8.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56.3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3]增加值8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0.7亿元。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37907元。

 

表一: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绝对数

地区生产总值

356.3

    第一产业

81.5

    第二产业

84.0

        工业

68.6

        建筑业

15.5

    第三产业

190.7

        批发和零售业

28.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2.9

        住宿和餐饮业

6.4

        金融业

19.0

        房地产业

34.7

        营利性服务业

33.4

        非营利性服务业

32.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1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7.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

二、农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7.4万亩,其中,小麦面积167.8万亩,稻谷面积83.2万亩,玉米面积78.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8.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2.2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24.4万吨,增长1.0%。其中,小麦68.0万吨,稻谷31.9万吨。油料产量3.1万吨,蔬菜产量63.4万吨;水果产量15.8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 55.4万头,增长45.9%。禽蛋产量1.7万吨,增长14.0%。水产品产量4.8万吨,增长5.4%

表二:2021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绝对数(万吨)

比上年增长(%

  

124.4

1.0

小 麦

68.0

2.5

稻 谷

31.9

-1.2

玉 米

23.7

-0.3

  

3.1

-0.7

  

63.4

4.3

  果(包含园林水果)

15.8

6.1

  

1.7

14.0

水产品

4.8

5.4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2万吨,下降3.3%。农用薄膜使用量0.3万吨, 下降27.1%。农药使用量0.2万吨,下降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88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在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6户,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8.9%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5.5亿元,在库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45家,完成产值16.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7.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38.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年末在库项目(不包括房地产项目)112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66个;本年新开工74个。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39.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63.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56.8万平方米,占总销售面积的89.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5亿元,与上年增速持平。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6.2亿元,增长1.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3亿元,下降2.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0%。其中,出口1.4亿美元,增长50.7%;进口0.1亿美元,增长124.9% 

全县星级饭店(宾馆)1个,旅行社3家。A级旅游景区4,其中3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旅游景区1个。

七、交通和邮政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2.9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全年客运量189.8万人,比上年下降24.4%;货运量12019.7万吨,比上年增长8.2%。全县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9.2%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9613万元,比上年增长39.1%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7亿元,增长7.4%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0亿元,下降7.8%。其中教育增长0.1%,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6.2%,节能环保增长42.5%,交通运输下降27.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474.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5亿元,增长16.9%。其中住户存款34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1.8亿元,增长17.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5.9亿元,增长9.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1年,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其中,普通中专2所,成人中专1所;基础教育学校747所,其中,普通中学69所(高中9所,初中60所),小学263所,幼儿园41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488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623人(高中1312人,初中3311人)。

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4万人;普通基础教育学校在校学生21.7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2万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2.1万人,初中在校学生5.1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0.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96人。

全县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3%

表三:2021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所,人

 

学校数

学生数

教职  工数

专任  教师

毕业  生数

招生数

在校  生数

预计毕业生数

一、中等职业教育

3

4315

5862

14211

3820

539

488

    普通中专

2

4315

5862

14211

3820

514

478

    成人中专

1

0

0

0

0

25

10

    职业高中

0

0

0

0

0

0

0

    附设中职班

0

0

0

0

0

0

0

    其他中职机构

0

0

0

0

0

0

0

二、基础教育

747

61455

56462

217495

40031

14427

12188

        

69

21865

25547

72135

22119

5102

4623

        

9

5944

7457

21301

6097

1601

1312

        

60

15921

18090

50834

16022

3501

3311

        

263

18268

14989

102055

17912

6097

5528

    幼 儿 园

414

21166

15743

42212

0

3206

1948

    特殊教育

1

156

183

1093

0

22

22

    其中:特殊教育学校

1

18

15

96

0

22

22

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4家。全县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技术合同成交额5142.5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1年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举办展览52个,组织文艺活动374余场次,举办培训班93次,培训结业15944人次。公共图书馆总藏量86.0万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藏品902件(套),其中三级以上藏品 169 件(套)。2021年博物馆累积接待观众3.2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2.1万人次,为来馆参观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及个人提供免费讲解服务32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省级3个,市级10个,县级269个。

2021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91个,其中二级医院12个,一级医院49个,村卫生室34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61个。拥有编制床位6023张,每千人拥有床位6.1张。执业医师1636人、执业助理医师561人、执业护士3510人、乡村医生713人,每千人拥有医护人员6.5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34.4万人,比上年减少0.1万人。其中按照区划分,城镇37.8万人,占总人口的28.1%

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00元,比上年增加3169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1元,比上年增加1516元,增长8.3%

年末全县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6万人、3.7万人、6.6万人、4.5万人和4.6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12.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0.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金100%按时足额发放。

年末全县有各种养老机构45个,有各类养老机构床位7987张。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坚持“北拓、南控、西进、东联、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至30平方公里。进一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文化馆、科技馆开工建设,城区供水配套管网提升项目建成投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26个,2个美丽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厂站建设。

2021年末全县环境监控站点2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厂2座,生活污水处理率95.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8天。

 

注:

[1]    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文中合计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